【兩岸傳媒交流論壇】兩岸傳媒論壇 齊聚共議未來發展

0
227
林聖芬在講座指出,傳統媒體面臨轉型的危機。(圖/文 龍德成)

記者/龍德成

「後真相時代就是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就信了。」文化大學大眾傳播學教授王毓莉21日出席兩岸傳媒交流論壇上這樣說。假新聞或資訊有誤情況在新媒體時代十分普遍,引起學界與產業對媒體素養與資訊傳播素養的關注。

台大醫院國際會議中心21日舉辦「2017兩岸傳媒交流論壇——數位時代傳播產業發展新思維」,上午場以新媒體發展對兩岸新聞傳播發產業發展之影響為題,展開細則性討論。

台灣通訊學會秘書長許文宜表示,政府需要建立一套公平的競爭之法,從中協助媒體逐步轉型,由政策發揮「前饋機制」的關鍵角色,促使整個傳播產業生態均衡的運作,避免因為過度封閉的生態環境,導致出現負面循環,被取代競爭性的劣性結果。

復旦大學新聞學院教授謝靜提到,媒介融合,不單是渠道和手段的拓展、融合,而是傳播的整體融合。她更指出,因應傳播的發展方向不斷改變,傳統的媒體機構需要不斷拓展新的功能,不能局限滿足于新聞信息的生產者、銷售者,而是需要發展成為公共傳播網絡的關鍵點,營運起整個網絡。

王毓莉提到,傳統媒體在新聞的「量變」與「質變」這個議題,她認為現在即時新聞表達大多採用碎片化新聞或者賽馬式新聞,容易令閱聽眾感到厭倦。而新聞專業開始式微,在社群媒體上抄錄信息寫成新聞,有時候事實跟意見分不清楚,令讀者出現判斷錯誤,在後真相時期的資訊接收,閱聽眾常會受到不清晰的報導而對事件判斷有所誤解,這也是她不樂於看見的。

聯合大學系統副校長林聖芬談到,新興媒體高速增長和傳統媒體陷入市場、人材流失困境時,他認為傳統媒體面臨產業轉型,對於現在新媒體市場的興起應該改變重心方向,從根本入手,順利走入新媒體的時代,同時不忘媒體自律的重要性。他提出傳統媒體產業轉型可以從創業構想產品化,文創價值資本化、企業發展規模化入手,透過多元管道、多元融合、多方得利的基礎下順利完成產業轉形過渡期。

我有話要說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