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成生活態度 作家陳浪不設限的人生之旅

0
1006
作家陳浪,因為旅行延展出人生許多可能。 (圖/曾馨旻)

記者/曾馨旻

透過雙腳,走出旅人,透過旅人,成為作家。

這些身分卻都不是全部,26年的人生中,他做了許多與傳播相關的工作,他是作家、節目主持人、講師、專欄主筆,也是廣播節目固定來賓,他是陳浪。

旅行是陳浪人生中很重要的部分,它也像是一切的開關,讓不規則、不在預想內的人生道路,卻在他身上無止盡的延展出許多可能性。

陳浪旅行書籍並非提供哪裡好吃好玩資訊,而是書寫旅行時的感覺。2019年出版第三本旅行文學《哪裡,是我的流浪》,以溫暖細膩的文字風格,讓新書一出爐就登上金石堂、博客來旅遊類暢銷榜冠軍。

新書《哪裡,是我的流浪》是以文學角度書寫和編排。 (圖/曾馨旻攝)

大學時接觸到旅行文學,開啟陳浪對旅行文學的興趣,也在大四時出了他第一本書。他談到,旅遊書的資訊類文字容易被汰換,但旅行文學是自身紀錄,擁有不會褪色的價值。對於書寫旅行文學,陳浪有自己的想法及方式。

「我不會在旅行當下去記錄事情」陳浪堅持道。

因為一天行程結束馬上敘寫當天的事,可能會寫出太多不必要的細節,甚至旅行回來後可能過了兩三個月,他才會開始動筆。陳浪解釋:「過一段時間還能留在我腦海的,一定是影響我、感動我特別深的事。」

2017年,陳浪成為外景節目主持人,雖然是一次很大的身分轉換,但在中國旅行的經驗讓他成為這個職位的最佳人選。他滿足的說:「這也是我最喜歡的工作,它把我寫作、口條、旅行經驗的能力結合在一起」。

外景工作有趣在於它的不穩定性,時常不會按著原計畫走。其中重慶峽谷也是陳浪難忘地點之一,維修中250公尺高的吊橋,下面便是深淵,雖然不在拍攝計畫內,但導演仍然要陳浪去走吊橋,有些怕高的他只好硬著頭皮上去。敘述中陳浪不停強調那個真的不是給一般觀光客走的。「而且和我一起上去的攝影師一直失焦,畫面一直重來,我走過來走過去,大概走了10趟吧!」他有些無奈有些好笑的說。

「外景節目就像旅行一樣,越意想不到的越是記憶深刻」陳浪微笑往後靠了靠,下了結論。

外景除了場景、氣候、噪音等因素,也要確保畫面量足夠,拍攝時間較長,身為主持的陳浪就是一直在旁邊等待。看似在外工作整天,但對他而言就是另一種旅行,從不覺得難熬。陳浪笑著說:「我就會出去晃一晃,畢竟我是旅行的人嘛!」語氣中帶著幾分對旅人身分的自豪。

隨著關注度越來越高,隨之而來的負評、酸民也開始在他的社交軟體上出現,網友對陳浪一直發文秀自己的旅行生活感到不滿。「甚至有人發文罵我,然後還買自己那則貼文的廣告,很搞笑吧,他願意花錢罵我欸」,陳浪不可置信的說著,卻又笑到不行。

雖然現在已經可以幽默打趣的道出這些荒謬事,但回想自己剛開始遇到網路謾罵攻擊,他很認真的說:「相信我,剛開始碰到這種事心情一定會受到影響」。面對酸民,從受挫到處之泰然,當朋友再以「樹大招風」安慰他時,他已能自信回答「風越大,浪越大」。

「不過最近我又有新的想法,我想在下本新書中去回覆那些對我的質疑」陳浪側著頭想了一下說。畢竟惡評隨著時間會消逝,但化作書籍的文字卻會長留,他開玩笑道:「而且我罵在書裡還能賺錢」。

陳浪將自己的旅行稱作「流浪」。他說:「你不知道歸期,你也不知道會到甚麼地方,這就是一種流浪」。

而他的生活也像一種流浪,每一步不在預想內的規劃,有時也讓他自我懷疑,但生活幾乎都和旅行連結讓他感到難得幸福。一路以來的身分轉換,陳浪知道自己不會一直是自由工作者,不過依然想看未來還能帶他到哪個方向。他直言:「做著自己喜歡的事,也是一種流浪」。

我有話要說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