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新聞亂象 中廣李雅媛籲:下筆如刀、謹慎求證

0
531
中廣資深主播李雅媛於9月26日至銘傳大學進行演講。
記者/陳子瓏

中國廣播公司資深主播李雅媛9月26日到銘傳廣播電視學系進行演講,在廣播界活躍30年的她,在本次講座中除了和同學說明廣播新聞所面臨的挑戰外,同時也將她所看到的臺灣新聞亂象與同學分享,並呼籲,作為一個新聞人「下筆如刀」,務必謹慎求證。

李雅媛在講座開始時便說:「在網時代下,廣播世界正在翻轉。」她表示,AM和FM的收聽品質已經不足以影響閱聽大眾的偏好,手機的普及早已突破許多界線,網路品質的好壞、內容有沒有吸引力才是決勝的關鍵。

李雅媛以中廣為例,說明面對時代的變遷,人力不斷縮編,採訪團隊縮編到僅一人,主播除了要自己在網路上開直播外,有時更要自己扮演副控的角色,她說:「你已經不是一個人,你是一群人」。

她也拿自己主持的新聞節目「五元早報」為例,指出面對人事縮編、新聞來源減少的困境,她們現在盡量把新聞「節目化」,以節目包裝的方式,希望內容更活潑、更豐富。

當談及有關臺灣新聞新聞亂象時,李雅媛也以近期幾個引起社會輿論的新聞,包括「新竹虐童案」與「蘇啟誠輕生案」為例。她表示,「新竹虐童案」在被報導的過程中,參雜了許多的情緒、形容詞,最後引發鄉民的憤怒,導致許多人用肉搜的方式,讓許多無辜的人受到牽連。但李雅媛也說:「這種鄉民的正義,其實有時候未經求證,有很多出偏差的地方,而且有可能會影響司法後續的偵辦。這是如果你是一個負責任的記者,你要特別考慮到的。」

她也指出,許多記者常在提問時,帶有太多預設立場,在嫌疑犯還沒認罪前,嫌疑犯不露臉是他基本的人權,記者卻不斷的提問「你為什麼這麼慘忍」,「你是不是要向被害者家屬道歉」,這些有預設立場的提問,其實都是不宜的,臺灣是三審制,尤其是重大案件,一審判決並不代表他有罪,按照無罪推定原則,除非三審定讞,不然不宜太武斷的提問。

關於近日與假新聞劃上等號的「蘇啟誠輕生案」,她認為這並非是假新聞,它是個「不完整的新聞」。李雅媛說,這個新聞當初是一個大陸媒體《觀察者》所披露的,後來被臺灣的兩家媒體轉述,但臺灣媒體的論點皆認為是大陸的統戰政策,只要臺灣的同胞承認自己是大陸籍,也可以搭上疏散車。隨後,我國駐日代表處就表示,這個消息是不可能的,當時整個機場是受到管制的,除了日本政府派去的巴士外,沒有任何他國的巴士可以進入。這個事件大陸確實有派出疏散車,但僅在機場外圍,我國駐日代表處也沒說謊,但這個新聞一半真、一半假,這個消息後來也被做出太多的衍伸,才沒有被完整的報導。

在上述案件發生後,政府也稱將對假新聞進行開罰。但李雅媛指出,假新聞絕對該受譴責,但是否有必要動用到國家的機器處罰這種行為則有待考量,國家開罰是否會引發「寒蟬效應」,以及是否會侵害新聞自由、假新聞該由誰來認定,這些都是值得深思的問題,因此她個人認為,不宜利用國家裁罰假新聞。

李雅媛也提醒在場的同學,新聞是有後座力的,當報導時,得認知會影響到多少人,作為一個新聞人「下筆如刀」,可以報導事實,但必須經過求證,不要和鄉民一樣,用直覺武斷做出結論。

我有話要說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