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視台語式微 全民有責

0
2370
台語教師許嘉勇以繪本輔助台語學。(圖/取自許嘉勇個人臉書)

記者/余品潔、許舒婷

台語是台灣人的本土語言之一,至今面臨式微,語言流失的一個明顯跡象可見於世代之間使用語言的差異,「奶奶跟鄰居說台語,轉頭跟孫子說國語」是常見的現象,長期沉浸於國語教育之下,導致許多家庭之間的對話漸漸轉變成國語模式,使得許多年輕人不會說、聽不懂台語,而這也成為台語何以永續傳承的一大關鍵。

在台灣多元本土語言文化中,會特別擔心台語是因為資源實在太少,像原住民語與客語都各有自己的委員會、電視台,也都有經費,而台語卻沒有專責單位,「不會講台語」的現象越來越常見,台語式微的問題更加危險。

台灣人口組成圓餅圖。(圖/擷取自105年度全國客家人口暨語言基礎資料調查研究)

根據「105年度(2016年)全國客家人口暨語言基礎資料調查研究」顯示,福佬人(又稱閩南裔台灣人,Hoklo Taiwanese)為台灣最大族群,佔人口總數69%,估計有1620.1萬人,而日常語言使用上,民眾在家中與未成年子女交談時,以國語佔最多數,為87.7%,福佬話(台語)僅佔5.4%

在家使用語言圓餅圖。(圖/擷取自105年度全國客家人口暨語言基礎資料調查研究)

然而,根據「台灣語言使用調查」網站(https://twlangsurvey.github.io/2019年的更新結果指出,多數縣市台語通行比例達50-75%,雲彰地區更高達75%以上,可看出「不會講台語」的現象中,很大一部分是有理解台語的能力,但自己選擇不說。

台灣各地區閩南語通行比例。(圖/擷取自https://twlangsurvey.github.io/)

對此,永建國小台語教師許嘉勇點出,教書這些年來學生台語程度普遍降低,很多人其實是能夠使用台語溝通的,但是選擇不說,久了就慢慢生疏,這在語言學上稱為「語言轉移」(language shift),通常發生在30-50歲之間,甚至到60歲,越都市化的地方語言轉移現象越明顯。

「國語政策」後遺症 語言統一卻使母語漸漸流逝

台語式微可從1950年代政府的「國語政策」說起。(圖/取自民報2014年7月12日的報導)

台語式微可從1950年代政府的「國語政策」說起。國語推行委員會於1946年開設「國語廣播教學」,每天清晨六點在國家廣播電台播音,為全省各地國民學校教師及國語推行員作發音示範,1951年中央正式下令各級學校要以「國語」(這裡指「華語」)教學,禁止方言,李江却台語文教基金會執行長陳豐惠表示,國語政策就是限制人民去使用自己的母語,在解嚴後看似解禁了,但幾十年下來對於本土語言的打壓跟禁止,光是「沒有禁止」本土語言是不夠的,無法恢復語言的活力。

1980年代以來,本土意識抬頭,政府深感強推國語政策導致的嚴重後果,於90學年度(2001年)將鄉土語言教育納入九年一貫課程,由國小一年級開始實施,打破以往獨尊華語的傳統,將台語、客語、原住民語列為本國語言,國小四年級、國中一年級則自91學年度(2002年)起實施,至93學年度(2004年)全面實施。

台語教育漏洞 須營造台語友善環境

許嘉勇認真進行台語教學。(圖/取自許嘉勇個人臉書)

不過,鄉土語教育實行18年成效卻不彰,更有網友以「國小的台語課是不是有病」來表達對台語課程的看法,永建國小台語教師許嘉勇說明,原因主要分為兩點,一是教學節數不夠,語言要普及,只有在國小教育推行是不夠的,要有夠多的節數分配,然而,以現況而言,台語教育節數不夠、效果有限;二為環境因素,以前大家都在說台語,不用特地學就會說了,現在則反之。

家庭是語言學習的出發點,「台語學習」不只是在就學時期,而是從出生就開始,有研究指出,嬰幼兒時期大腦的語言區域處於快速發展階段,此時期耳朵極為靈敏,主要通過聆聽模仿來習得語言,因此嬰幼兒時期是否長時間與台語使用者相處,便成為台語學習很重要的因素,永建國小台語教師許嘉勇指出,帶孩子長大的那個人很關鍵,不一定是父母也有可能是保母,將孩子帶大的人會跟孩子交談,孩子自然耳濡目染,國語是現今主要趨勢,加上語言轉移現象,沒有input怎麼要求孩子output

設立台語教師門檻  望提高教學成果

各縣市教甄本土語言類科缺額。(圖/許舒婷攝)

本土語言師資來源分為三種,第一,教學支援工作人員(簡稱教支人員),此來源為全國最大宗,第二,正式教師,第三,代課教師。其中,依據教育部「國民中小學支援工作人員聘任辦法」規定,欲擔任台語教支人員者,台語能力須達B2(中高級)。

除了教支人員外,因常有正式教師或代課教師是不太會說台語的,為了避免此情況發生,針對這兩者,教育部也定下規定,要由通過台語能力B2(中高級)者來擔任,前教育部部長蔣偉寧表示,期望2014年達成30%2015年達成60%2016年全數通過。不過至今已2019年仍尚未全數達標,可見可行性是很低的,許嘉勇解釋道,學校不可能沒有老師,沒有語言資格還是得教,因此教育部後來改為逐年達到100%,目前還是一個目標,他推估臺北市達標數量約450%

污名化台語 形成社會大眾對台語的刻板印象

電影《艋舺》中,黑道人物即與台語的使用結合在一起。(圖/取自兩岸時報)

「台灣國語」、「台語不入流」、「壞人流氓說台語」,仍是許多人對於台語既定的刻板印象,污名化台語的方法之一是,藉由戲劇表演來確認粗俗者和社會邊緣人的身分分類,在戲劇表演中,下階層的販夫走卒、市井流氓、黑道人物、滑稽人物經常與台語的使用連結在一起,這樣的戲劇表演不斷地呈現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人們也就對「台語的使用」有了刻板印象,讓社會大眾產生對台語的認同感無疑化成了刻板印象。

我有話要說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