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導者》列車上路計畫 何榮幸:當個新媒體中堅持的老靈魂

0
454
《報導者》執行長兼創辦人何榮幸(圖/田兆崴)

記者/田兆崴

《報導者》「5周年列車上路計畫」7日來到台北場,執行長兼創辦人何榮幸與讀者們分享《報導者》自2015年成立以來,至今走過5年,《報導者》開創了哪些新的可能,而要走入下一個5年要面臨的挑戰又為何;另外社群部主任張詩芸則要與讀者討論關於社群經營與媒體轉型的部份。

何榮幸以自身記者生涯為開場,他笑稱自己當了近30年的記者,也只想做一輩子的記者。他提到了報導者三個很重要的養分:社會關懷、媒體改革以及致力於調查報導,還強調這些養分並不是創立了《報導者》後才出現,而是何榮幸本人身為記者30年的堅持。

2015年,何榮幸給了50歲的自己一份生日禮物,離開當時的工作單位天下雜誌,創立《報導者》。他表示近年來深刻感受到媒體典範正在轉移,現在的台灣嚴重缺乏獨立報導,他稱自己像是踏進了新媒體的叢林的小白兔,即便充滿對於未來的不確定性,也決心要重建媒體的公信力。

他稱,自己是新媒體中的老靈魂,如何持續的創新但同時又要保持傳統新聞人的本質是自己需要一直努力的。最後他也感謝所有《報導者》的讀者,在最壞的時代卻也是最好的時代,假新聞充斥的當下更需要有公信力的媒體,有讀者們的支持,才會有今天的《報導者》。

曾任10年雜誌編輯的社群部主任張詩芸表示,多年前剛接觸到電子書等的相關產品,開始意識到媒體數位化轉型已經是不可逆的趨勢,也瞭解關於從「平面」轉到「數位」並非想像中簡單,而是牽涉到怎麼去看待媒體產業的核心思維。進入《報導者》社群部後,也身兼文稿編輯和社群小編等工作,慢慢地將社群與讀者回饋納入《報導者》的報導產製流程中。

《報導者》社群部主任張詩芸(圖/田兆崴攝)

她表示,在社群部要身兼小編,也透過這樣的身分觀察到《報導者》的社群留言都自成一格,讀者也都能提出相關意見或回應,這對於《報導者》來說是成長的一大動力。另外進入《報導者》後,也漸漸擺脫「業界慣性」(像是下標時會用些較吸引讀者、較誇大的詞語等),回歸平實。

活動分享結束後也開放現場聽眾問答,多位聽眾踴躍發言,無論是對《報導者》的建議,或提供自身關心的議題,來詢問《報導者》的想法。即便活動時間已結束,還是有許多聽眾留下來與何榮幸和張詩芸進行交流。現場也擺放《報導者》所出版的書籍供聽眾選購,許多聽眾在活動結束後也購買書籍支持《報導者》。

現場也擺放《報導者》所出版的書籍供聽眾選購,許多聽眾在活動結束後也購買書籍支持《報導者》。(圖/田兆崴攝)

《報導者》「5周年列車上路計畫」從11月底一直到明年1月中,走過全台10個城市,近距離與讀者探討無論是現今社會、當地切身議題,抑或是《報導者》未來規劃。詳請可上《報導者》活動頁面查詢。

報導者列車上路計畫(圖/取自報導者臉書專頁)

我有話要說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