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慶國際研討會】疫情升溫 研討會論文仍題材豐富

0
512
銘傳大學13日舉辦「後真相年代中的媒體與閱聽人」國際學術研討會,以「後真相年代中的媒體與閱聽人之媒體業發展與內容研究」為主題討論,邀請傳播學者進行學術交流。(圖、文/蘇頌婷)

記者/蘇頌婷、曾馨旻

銘傳大學13日舉辦「後真相年代中的媒體與閱聽人」國際學術研討會,以「後真相年代中的媒體與閱聽人之媒體業發展與內容研究」為主題討論,邀請傳播學者進行學術交流。銘傳大學傳播學院院長倪炎元發表開幕詞時表示,因為新冠狀肺炎爆發,今年的研討會場地比以往的小,但論文投稿並沒有減少,研究題材豐富,所以這次的學術論文也以海報形式發表。

銘傳大學傳播學院院長倪炎元上台,為研究會發表開幕詞(圖、文/蘇頌婷)

銘傳傳院新聞系主任孔令信以傳播者利用假新聞打選戰、媒體民調不實等方向,探討媒體如何在過程中負責好自身角色做為發表論文重點。評論人王毓莉表示,假新聞是熱門題目值得探討,也對於發表人未來如何延續論文發展表達期待。

孔令信以「川普2016總統大選的操弄選戰策略」為方向,發表「假新聞的政治傳播效應探討」論文,探討當地媒體的民調誤導、川普斥重資打造數位競選廣告及劍橋科技如何用心戰操控選情,再反思台灣的假新聞事件。他表示,假新聞並非單一事件,是複雜的選戰策略,為此閱聽人需要有媒體識讀,要先對比研究,才能看出各自的立場目的與動機,有效分辨真偽。

孔令信也提到,影片也會造假,而讀者可以對IP和Google Map作對比,分辨出時間的順序及影像人與物是否被增或減,若發現增減跡象就能判別出影像的真偽。評論人中國文化大學大眾傳播學系兼新聞研究所教授王毓莉表示,在輿論民意被核意操控下,媒介則需要擔任吹哨者的角色,回歸真相。

銘傳大學新聞系副教授孔令信以「川普2016總統大選的操弄選戰策略」為方向,發表「假新聞的政治傳播效應探討」論文(圖、文/蘇頌婷)

商人不該碰政治?

2019年6月「香港返送中事件」發生,隨著事件的延燒,引發手搖飲的國族認同之爭,世新大學新聞學研究生施智齡表示,手搖飲店的親中言論引發消費者的國族認同,淪為抵制對象,而她研究發現,民眾的社會不滿行動,在新聞論述中則呈現「商人不該碰政治」「台灣品牌尊嚴不容眨損」的意識形態,不同媒體也建構出各自的我國族認同。評論人中國文化大學大眾傳播學系兼新聞研究所教授王毓莉表示,在撰寫論文時,需要清楚定義抽樣的方式,以及在國族認同上,需要對全世界國家的國族認同作比較,而不是只取決於中國和台灣。

世新大學新聞學研究生施智齡以「香港返送中事件」,引發手搖飲的國族認同之爭為探討,發表「從手搖飲之亂檢視媒體再現的意識形態」。(圖、文/蘇頌婷)

結合影視政策塑形地方形象

而發表人新北市文化局研究助理宋育成,以新北近幾年的影視政策作為論文重點,討論政策的投資金額及回饋成果,評判出政策的成功性。他舉出幾個例子,新北市2009年開始舉辦電影節,但受限於成本資金過高,台北市電影影展密度也高,導致最後新北市電影節2015年停辦。不過新北市近幾年所推動的「紀錄片友善城市」獲得不錯反饋,執行成果亮眼,以較低的預算達到更高的效果。宋育成說:「新北市把政策和城市形象做關聯,除了凸顯影視也形塑地方形象,成功讓人對『紀錄片友善城市』印象深刻。」

主持人政大傳播學院教授王石番表示,透過這份論文能感受到地方政府懂得運用傳播界的方式整合自身政策,不過針對論文沒有清晰的研究目的、研究假設,結論缺乏說服感,讓評論人台藝大傳院院長連淑錦感到稍嫌可惜。

宋育成以新北市為例,探討地方政府將影視政策結合塑造在地形象的例子。(圖/蘇頌婷、文/曾馨旻)

遊戲融合在地元素 打造不一樣體驗

以遊戲「還願」做為論文重點,探討台灣遊戲融合在地元素,所呈現的另一種驚嚇遊戲體驗。發表人輔仁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研究生陳韻如運用四個重點分析「還願」成功因素,包括突發式驚嚇、恐怖谷理論、戲劇畫面及音效營造恐懼、運用現實作為基礎營造恐懼。她進一步解釋,「讓恐懼貼近生活」以台灣民間信仰作為基礎故事線,降低玩家對遊戲價值觀的差異性。並且採用第一人稱視角,當中精緻劇情畫面、音效,使玩家有沈浸式體驗,透過遊戲文本隱喻,挖掘背後更深入恐怖,表達悲劇就在身邊的理念,讓其在國外也獲得關注度。

陳韻如分析遊戲「還願」成功因素,解釋其成功結合現實呈現,讓玩家體驗恐懼感更真實。(圖/蘇頌婷、文/曾馨旻)

我有話要說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