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疫情時代 媒體因「疫」改變

0
121
銘報整理出因疫情而有所改變的5大媒體產業。(製圖/鐘淳渝,圖片來源/網絡)

記者/石小凡

2020年度代表字「疫」,因疫情嚴重影響各行各業,其中媒體產業更受疫情影響,好的如國片去年票房營收,壞的如部分電影院因疫情而暫停營業。銘報整理出因疫情而有所改變的媒體產業。

1.宅經濟崛起 數位轉型加速 OTT和電玩受惠

去年宅經濟大幅崛起,各產業必須加速數位轉型。串流影音平臺逆流而上,根據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發表的《 2020 全球與臺灣娛樂暨媒體業展望報告》統計,全球影音訂閱的市場將在2020年超越實體電影票房收入,並可望在2024年達到電影票房收入的兩倍。台灣OTT影音2020年營收達7.45億美元、年成長26%,超越實體家庭影音市場營收的5.4億美元,帶領臺灣朝向串流文化轉型。

遊戲電競產業也因疫情出現爆炸性成長,根據FactSet調查,遊戲發行商去年營收遠超越往年水準。全球前六大遊戲發行商Zynga、Nexon、Take-Two、藝電、動視暴雪、育碧等6大遊戲發行商2020年營收達到240億美元,年增長19%,遠超2019年成長不到3%的表現。加上新xbox、PS 5的熱賣,帶動遊戲電競產業再創佳績,以STOXX全球遊戲電競指數為例,預估今年營收成長11.9%和28%。

2.實體活動減少 改採線上活動

疫情期間,許多品牌和產商都選擇在線上舉辦展覽或發表會,發表新產品。

線上展覽把擴增實境和虛擬實境整合.結合電腦多媒體技術,展出所有可被數位化的實體產品、甚至產品操作與特色而且,數位資訊可以在網路上容易且不斷地被更新,成為全新的體驗。這類展覽也成爲在產業中有其特殊存在意義的活動。

五月天12月31日在網路推出「線上特別版」跨年演唱會。(圖/截取自相信音樂)

此外,許多大型演出皆透過線上直播方式呈現。去年的4月17日,劉若英就成為台灣直播演唱會的先例,率先舉辦「陪你線上演唱會」,五月天更在去年5月中旬和12月31日在網路推出「線上特別版」跨年演唱會。

3.藝FUN券發放 出版社受惠

政府為了刺激消費,發放藝FUN券。文化部統計,民眾使用最多的類型依序為書店及出版業逾6.7億元、電影院逾3億元、表演藝術產業近1億元。

即使許多活動都選擇線上進行,將新書發表會從實體活動改成線上直播,買氣不減反增。

4.電影上映數量減少 電影院暫停營業

為減少人群聚集,國外的電影都延期拍攝、上映或取消。上映的票房也沒有預期好,在沒有新片可播的情況下,發行商只能重映電影,讓經典好片再次回歸大螢幕,導致影院收入下滑。

台灣電影業因爲疫情受到重創。(圖/截取自誠品電影院)

台灣電影業上半年受到重創,一些影城因為營運告急而宣佈倒閉。其中包含雲林白宮影城、臺北日新威秀影城、彰化大戲院、台灣大戲院、新北國賓影城等都在去年相繼關閉。

5.國片票房成長 外片衰退

雖然影院經營不善,但去年國片上映總數量反觀崛起,根據文化部統計,2019年全臺上映片數為827,而2020下降至796部,共減少了31部。其中,國片占比則增長了2.5%,從2019年的77部增長到71部。

去年國片票房表現亮眼,2020年國片上映總票房為7.24億,超過2019的5.4億共1.84億。票房最高的國片是「孤味」和「刻在你心底的名字」,分別是1.88億和1.03億。

 

我有話要說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