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困境 借鏡國外成敗

0
292
共享電動滑板車在巴黎街頭深受觀光客喜愛

記者/劉晏妤

綠能共享交通不僅在台灣受到重視,世界各國推行綠能共享交通的案例更是不勝枚舉,其中巴黎開啟西方最大、最多人使用的共享交通網改革,但中國大陸以及新加坡等國家卻陷入與台灣相似的共享交通困境。

跳脫傳統交通工具 巴黎「滑」出清新空氣

根據環境資訊中心2016年11月報導指出,巴黎市長安娜.伊達戈(Anne Hidalgo)實施綠化巴黎長期計畫,將巴黎打造成一個更友善單車和行人的城市,巴黎市政府希望單車建設計畫能讓每天單車流量從目前佔全車流量的5%增加至15%。除了打造單車專屬的快速道路,這項計畫也會再增設單車道,讓市區單車道的總長度從目前的435英里(約700公里)倍增到870英里(約1400公里),讓整個單車系統更完善也更能降低巴黎一直以來的空污問題。

同時,亞洲還未發展的共享電動滑板車已經在巴黎蔚為風潮,據數位時代報導,巴黎兩大共享滑板車廠牌Lime以及Bird 於巴黎街頭投放將近300台共享滑板車。今年四月剛結束歐洲之旅的金融業楊昌霖說,在巴黎街頭,隨處可見使用共享交通工具的觀光客穿梭其中,而且巴黎有很多不同品牌的電動滑板車,雖然使用上需要下載註冊該品牌的專屬App,但是一旦綁定成功後,透過電動滑板車往返各個景點就變得非常方便。

關於台灣oBike隨處停放的亂象,楊昌霖認為,他在巴黎觀光時,雖然也會看到很多共享交通工具停放街頭,但因為巴黎觀光客流量大,因此街道上停放的共享交通工具,能快速地被其他遊客接手使用,較少看見如同台北共享單車堆放棄置的現象。

從中國、新加坡 窺共享單車失敗因素

中國大陸的共享單車產業從2016年開始如火如荼的發展,根據南方周末2017年報導表示,中國共享單車在鼎盛時期曾達到一年投放約2000萬輛單車的驚人數字。伴隨大量投放的共享單車,許多亂象接踵而來,業者未與政府機構取得良好的配套措施,一味增加投放量,而不處理違停單車問題,導致共享單車經濟的問題日趨嚴重。

根據旺報2017年8月指出,曾經被譽為「中國自行車第一鎮」的天津市王慶坨鎮,在2018年起開始轉型成為專門處理廢棄共享單車的重鎮,原先一輛要價1200元人民幣的共享單車(小藍車),現在只能作為廢鐵販售,一輛車頂多只能賣得20元人民幣。

大量廢棄共享單車除了造成市容的髒亂外,對環境更是一大傷害,中國自行車協會官網消息提到,假如將目前約2000萬輛的共享單車全數報廢的話,預計將會產生30萬頓的廢金屬,這個數量相當於5艘航空母艦結構鋼的重量。

除了中國大陸外,新加坡的共享單車廠商oBike,也在成立一年後閃電結束營運,退出新加坡市場,聯合新聞網2018年7月報導指出,oBike除了積欠的約1.4億台幣押金與多筆債務外,甚至還有一萬四千輛無人處理的單車等著面臨廢棄命運。

在共享交通當道的時代,台灣需要藉由吸收各國不同的成功與失敗經歷,不斷改善自身,並尋求一個最為適切的做法,透過共享交通,促進民眾生活的便利性,也達成友善環境的目標。

我有話要說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