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時報副總編輯莊榮宏:無比的熱情是一切

0
1415
自由時報副總編輯莊榮宏:所有正負面的累積,都是未來的本錢。(圖/謝沐杋、文/陳玟諭)

記者/陳玟諭

1982年,當台灣發生第一起銀行搶案,歹徒李師科開槍劫鈔,震驚全國,對於入行第一天的菜鳥而言,彷彿墜入電影中才能看見的靈魂「出神感」,所有的人事物都在騷動,只有自己是靜止、無助的,這是自由時報副總編輯莊榮宏的第一個採訪任務,在這迷迷糊糊的一天可說是度日如年,唯用熱情緩解衝擊,莊榮宏就此展開了至今36年的新聞生涯。

社會新聞路線起家的莊榮宏,不只在入行的一天就有深刻的震撼教育,還有歷歷在目的是跟蹤警方進入攻堅現場。1989年在高雄槍殺四名警察的殺警要犯和同夥當時躲在公寓內,槍聲四起,上百發子彈如雷作響,手無寸鐵的莊榮宏面對槍戰現場緊握著相機,直到警方攻堅前,才得知犯人持有手榴彈,機智的他從原先躲在警方身後的下半層樓梯間,跑到上半層,以免手榴彈滾落遭波及。初生之犢不畏虎的心,終於換來一則重大的獨家新聞。

憶起這則獨家的取得過程,莊榮宏花了一年的時間與警方交好、天天陪著值大夜班,攻堅當天凌晨也耗時兩個鐘頭,埋伏警局外觀察警方動向,才得以跟蹤16輛警車抵達現場。他說,記者追求獨家就像漁夫去釣鮪魚,要和鮪魚比耐心,即使抓住機會也未必有收穫,常常落空,並不是每個人都適合當記者。

莊榮宏提到,記者和採訪機關常常會是亦敵亦友的狀態,在建立人脈的過程中,先去觀察如何融入環境,像當時,他每天都要求自己背許多的笑話,一進到單位就趕緊來一個笑話,常常逗得警官哄堂大笑。他強調,身為記者不能討人厭很重要,要懂得察言觀色,像是察覺警方有意思要趕他走卻又不敢明說時,就要有技巧的自己先離開,欲擒故縱,再暗中來個回馬槍,不放棄任何一個可以追逐第一手新聞的機會。

在社會線歷練了20年後,莊榮宏也帶過娛樂線的記者,他逗趣的說:「社會線是拳頭,娛樂線像枕頭。」而每周都要撰寫一篇《新聞線上》的方塊文章,他說,這必須擴大原本的新聞視野,花六天積極關切國內外的大事,並保持七天都清醒,更常是到了當天又更換下筆的題目。所以翻開他隨身攜帶的小筆記本,密密麻麻的鉛筆字跡都記錄著他最重要的靈感來源。

莊榮宏謙虛的說:「我不是天才,所以要用方法。」有時筆跡潦草到看不清自己寫了什麼,但是寫10頁至少會有半頁有用,他形容腦袋就像抽屜,必須知道自己存了哪些糧,每當生活中看到什麼,或是一靈光乍現就都會記在筆記本裡面,勤記心得與觀察分析的習慣也已經持續了近5年的時間。

在資訊爆炸的時代,莊榮宏仍不願停下手中的筆,他期許透過《自由時報》的正派傳播信念之下,用新聞內容激起大家內心深處那一顆愛台灣的心。他語重心長的提到,台灣的傳播環境越來越備受挑戰,尤其製造假新聞的人就是缺乏「台灣心」,因此媒體的責任特別大。

一位記者到底是不是真的有記者魂,莊榮宏常常告訴新進記者,入行的前3年,會決定一個人的一輩子,關鍵在於對記者工作要有無比的熱情才是一切。他說:「與其教一群水手如何造船,不如激起他們對大海的渴望。」所以剛入行時,想成為狀元不易,不如期許自己「行行出秀才」,只要有熱情就可以成為突出的秀才,而熱情如同分母一般,它可以培養能力,若是少了熱情,即便能力再強,也只會剩下痛苦,長久之計便無法甘之如飴。

莊榮宏也提起一段讓自己刻骨銘心的日子,剛入行的他,在那個還沒有勞基法的年代,為了撐過90天連續無休假的試用期,每天要有一定則數的新聞稿,還要配上一千字的特稿,就是因有熱情的驅使,才使得他能在手寫稿的年代,堅持走過辦公桌下滿是紙團的撞牆期。莊榮宏說,永遠記得那段日子,是這樣的磨練讓他日後遇到新聞挑戰時,都特別自我要求突破,而且更努力的突破重重難關,他也永遠記得在這90天中不斷指導他的前輩:熊英發先生。

原先不願意接受專訪的莊榮宏提到,所有正負面的累積,都是未來的本錢,所以他決定將從新聞界得來的經驗,分享和回饋給有興趣做新聞工作的晚輩。他說,記者因為代表讀者,所以工作時受到禮遇,並不是因個人而偉大。所以,隨波不逐流、同流不合汙是莊榮宏所堅持的工作信念與原則。

和他預訂的一個小時,談笑間竟過了兩個鐘頭,分享著新聞工作中的種種經歷,時而參雜著後輩的好奇之問,時而講述著連莊榮宏自己都會笑到臉紅的趣事。在他的身上,看見了對於新聞工作燃燒不盡的熱情,他的神情中,更透露出寫故事的筆仍渴望繼續刻劃下去。

我有話要說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