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範青少兒網路成癮 減少使用率是關鍵

0
832
白絲帶關懷協會調查青少年每週行為模式時間。(製表/丁玟華)

記者/徐敬璇、沈瑄

根據白絲帶關懷協會於2021年與董氏基金會2019年的調查,青少兒使用網路時數每周近14小時,手機更高達26小時,顯見青年少已有網路成癮現象,專家認為,使用不當可能會對身心靈造成影響,甚至出現憂鬱情緒。

白絲帶關懷協會執行長黃葳威表示,青少兒應控制使用網路時數;董氏基金會主任葉雅馨則說,尋求親友協助、多參與戶外活動都能夠成為改善憂鬱的助力。

「2021台灣青少兒價值觀與上網趨勢」報告指出青少年使用網路情形。(製表/丁玟華)

根據白絲帶關懷協會發表「2021台灣青少兒價值觀與上網趨勢報告」指出,青少兒上網有7成以上主要是看影片或聽音樂,其次是玩遊戲、使用社群網站,均佔6成3以上。

黃葳威認為,師長應關切青少兒使用網路的時間,並依照不同年齡給予指導。前期對於小學中高年級的學童,師長可幫助養成好的時間管理;而針對國高中的青少年,師長則需訓練孩子的自主管理能力、培養分辨真假資訊的能力。

她也呼籲,青少兒在網路上,要使用多元管道綜合比較資訊,避免被錯誤訊息或不良網站誤導影響觀點。

青少兒有63%會上社群網站,其中會上交友網站的占20.7%。黃葳威說,建議青少兒在線上虛擬或線下實體,都要有健康的生活與同儕關係,多方擴展交友圈、學習網路與實體的交友平衡,並注意個人隱私,在公開個人資料、照片到網路上時皆需三思而後行。

董氏基金會2019發布的「董氏基金會最新調查」則指出,假日上網時數高於6小時者較憂鬱,且平均每隔「10分鐘內」想上網者,其「有明顯憂鬱情緒,需尋求專業協助」比例,明顯高於每隔一小時以上者。

針對如何降低青少年網路使用頻率,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表示,第一步先將自己實際上網的理由、內容做分析及歸類,以此來分配上網的時間,再來是找出其他活動的誘因及動機,找朋友、家人一起做些戶外活動,設置手機鬧鐘提醒自己,時間到了就起來活動,這些都能夠有效減少網路使用時間。

網路成癮和憂鬱是相互的關係, 根據2019年調查「網路遊戲成癮」已成為一種身心疾病,症狀有失去正常角色功能、影響食慾、失眠、嗜睡或對事物失去興趣、失去自我價值等憂鬱現象產生,葉雅馨說,有這類情況的青少年,最好的方式是透過家人及朋友的幫助,多與當事人談話、參與戶外活動都能夠成為很大的助力。

另外,葉雅馨也提供憂鬱情緒較高者可以尋求幫助的管道。學生可以透過學校輔導室求助,董氏基金會也有提供「憂鬱症量表」,分為青少年、大專生及成人版,透過表單測出自己的憂鬱程度,經過初步的溝通,董氏基金會也能夠提供幫助,以及利用「憂鬱檢測app」測量,檢測出的分數如果為需要幫助的民眾,也會提供相關協助單位。

 

我有話要說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