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料理‧台灣》總編輯李承宇:記者是很迷人的工作

0
922
《料理‧台灣》總編輯李承宇(圖/李承宇提供)

記者/鍾淳渝

「記者必須要不斷的學習新東西,是這行業最吸引我的地方」,《料理‧台灣》總編輯李承宇這樣說。透過記者的工作,帶給讀者新知、帶給這個社會無論是想法上或實質上的改變,都是媒體工作迷人之處。

在當《料理‧台灣》總編輯前,李承宇曾在聯合報系擔任過記者、編輯等,他提到,他剛進新聞業時跑的第一條線是行政院原子能委員會,是專門管理核電廠的單位,他笑道:「這個單位現在年輕人可能都沒聽過,菜鳥的第一條線就是跑這種,只能從基本的線跑起」,步入正軌後也跑了各種類型的新聞,例如財經、科技、勞工、藝文出版、交通、航空、觀光等。

跑過眾多路線的李承宇說,在實際媒體工作中,記者其實很少有機會選擇喜歡的路線,就像將軍永遠無法選擇戰場,在任何一條線上都能跑出好新聞,才是傑出的新聞工作者。

離開聯合報系後,因緣際會下,透過別人介紹,進入中華飲食文化基金會工作,並負責旗下《料理‧台灣》這份雜誌刊物,就踏入飲食的領域,從頭開始經營美食領域的報導。

李承宇表示,《料理‧台灣》和其他美食雜誌有很大的不同,他們想從科學的角度來表達料理,希望可以將台灣的美食報導做得更有深度,透過這個平台,將這些比較嚴肅的飲食文化知識,以深入淺出的方式介紹給一般讀者。另外,一些飲食文化書籍的書評、飲食學者論壇的報導,都是他們想做的內容。

在主流媒體打滾逾十年,他也見證了新媒體的出現,傳統媒體逐漸下滑的趨勢,面對新媒體的發展,他無奈地說:「目前還在適應中」。

他認為,其實新媒體無法完全被適應,因為現在的科技太發達了,新技術不斷的在研發。

新媒體的出現,也讓李承宇開始經營Facebook,他會將他每一次採訪主廚或是享用美食的經驗分享在Facebook,這會使更多人看見他的文章。

仔細瀏覽他發布在Facebook的文章,李承宇很認真在經營,撰寫出不少文章,介紹美食時,甚至連一塊簡單的鳳梨酥都能說出一番道理,從鳳梨酥甜甜軟軟的口感,到《科學人》雜誌的研究,食物的「甜」讓牙齒更易受酸性攻擊,最後談到鳳梨酥背後的小故事。從中可以發現,他對飲食文化了解之深及文字的細膩。

他說,他的文章受到美食評論家逯耀東的影響,他曾經說過「談吃沒有情趣,若牛啃草,療飢而已。」因此他認為,吃東西不要那麼果斷地說好吃或不好吃,要當作欣賞一場一場主廚的實驗,便會多了很多樂趣。

在《料理‧台灣》期間,對他來說印象最深刻的是採訪過許多有趣的廚師,他說,不久前,採訪過一位在法國菜頗有造詣的女主廚,那位主廚新開了一家牛肉麵,李承宇和這位主廚探討了不少問題,做法國菜的主廚開牛肉麵店,聽起來很違和,原來是因為她小時候的回憶,回到家都能看到一碗熱騰騰的牛肉麵,因此,她想嘗試將法式湯頭當牛肉麵湯底。他說,他享受在跟別人聊天採訪的過程,和別人交流不同的想法。

從主廚們的身上,李承宇也學習到很多東西。他說,曾經採訪一位日本料理料理長,當時他展示處理活魚的技術,將活魚腦部以尖銳物品破壞後將魚放血,直接送到冷藏保持鮮度,這個技術為活締。透過累積下來的採訪經驗,讓他不斷的充實餐飲美食的知識。

李承宇說,如果未來不做美食雜誌,那他會想要嘗試文化類型的雜誌,在他看來,談一些想法或是社會觀察都還蠻有意思的。

「多充實領域內的相關知識」,這麼多年來,李承宇一直這樣告訴自己,也勉勵未來想進入媒體行業的學生,透過不同人不斷的累積、累積看事情的方法,要看到跟別人不一樣的角度,才會做出自己的特色。

我有話要說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