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臺灣暨亞太永續報告現況與趨勢》揭亞太永續現況 臺灣連3年穩坐冠軍寶座

0
64
CSRone永續智庫與中華經濟研究院首度合辦以「真心與雄心」為主題的永續論壇,剖析臺灣及亞太區企業在治理、環境、社會三大核心面向的現況與趨勢。(圖/CSRone永續智庫提供)

記者/周子怡

CSRone永續智庫於21日聯手國立政治大學商學院信義書院正式發表《2025臺灣暨亞太永續報告現況與趨勢》調查報告,並與中華經濟研究院首度合辦以「真心與雄心」為主題的永續論壇,剖析臺灣及亞太區企業在治理、環境、社會三大核心面向的現況與趨勢。CSRone永續智庫創辦人暨總經理嚴德芬表示,美國退出巴黎協定、歐盟發布永續簡化綜合套案,永續的前行之路充滿憂心與挑戰,期盼透過本次論壇,助力企業堅定邁向永續。

《2025臺灣暨亞太永續報告現況與趨勢》報告以治理、環境及社會三大面向分析了574本2024年度永續報告書,涵蓋資本額超過20億元的臺灣企業,其中臺灣企業TOP3重大主題為「職業健康安全」、「經濟績效」與「教育與訓練」,「氣候變遷風險」連2年居首,而「新技術、產品及服務開發風險」首度入圍,反映企業在創新過程中對轉型風險的關注升高。

整體亞太區企業組織永續發展呈現明顯「M 型化趨勢」,其中臺灣、新加坡和南韓在永續發展上表現亮眼且穩定,臺灣自2022年起已連續3年穩居榜首,更在2024年取得最高評分77.1%。

碳定價將直接影響企業競爭力,中華經濟研究院温麗琪博士也在論壇上發表《臺灣企業環境外部成本報告》,指出環境外部成本已成企業財務與競爭力的關鍵因素,報告顯示臺灣1,262家上市公司碳排放量占全國總排放量60%,其中247家上市櫃企業,以而以歐盟碳交易價格(EU ETS)評估環境外部成本高達新台幣5,409億元,以航運、油電燃氣與塑膠工業負擔最高,以歐盟2023碳交易均價的情境來看,67家企業的淨利將由正轉負,顯示高碳排企業所面臨的轉型壓力。

近七成企業揭露了淨零目標,過半數企業涵蓋供應鏈碳排放數據,但在生態保護策略上仍有提升空間,台灣微軟公共業務事業群總經理陳守正提出,通過政策驅動進步,直接與政府及監管機構合作,提供關鍵資訊並施加影響,同時通過行業協會平台,推動政策討論並為決策提供專業支持,並與全球團體協作,制定和執行戰略簡報、倡議及聯盟,從而塑造政策辯論,影響行業格局,並推動實際行動。

論壇吸引了超過500位來自產業界、學術界及國際標竿企業的永續專業人士參與。(圖/CSRone永續智庫提供)

此次論壇吸引了超過500位來自產業界、學術界及國際標竿企業的永續專業人士參與,Switzerland董事長Christian Haeuselmann分享,循環經濟不僅是一種商業模式,更是一種新的生活方式。

我有話要說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