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死不如賴活」是我的人生哲學-導演陳宏一

0
581

吳家蓁/報導

在2008年拍攝的《花吃了那女孩》和2011年的《消失打看》各自獲得了義大利Levante國際影展的最佳剪輯、攝影獎跟法國南特影展競賽單元、溫哥華國際影展…等多座獎項的52歲導演陳宏一,以19歲青澀時期所講的一句話「好死不如賴活」道出自己的人生。他說,人的一生可以不用有多大的成就,只要可以去做自己喜歡的、過癮的事情,一切就值得了。

這樣的人生觀反映出陳宏一30年前剛畢業的抉擇,陳宏一就讀台大哲學系,他說:「當時就讀哲學系畢業後的學生,不是出國研究當教授就是去做自己喜歡的職業,而他也決定追尋自己的夢想,拍攝電影。」

他說,在大學的時候,便有拍攝短片的興趣,因為他喜歡工作人員聚在一起、架設多台攝影機的拍攝現場氛圍。

陳宏一說,現在回想起來,他很懷念在大學時期可以自由自在的拍攝任何題材,但現在出了社會、有了自己的工作團隊後,想要去拍攝自己感興趣的題材好像變得不是那麼容易。要考慮的事情也變多了,不管是在金錢方面或是與團隊、客戶的溝通方面對他來說都是一件困難並且有點麻煩的事。

他強調,對他來說,跟客戶、演員說清楚一個抽象的畫面或是概念是一件不容易的事。

不過話風一轉,他又說,但現在又覺得溝通是一件有趣的事。在過去,當客戶沒辦法理解他的拍攝手法時,在完成拍攝後拿出成品就能夠發現他的用意何在,而現在合作已久的客戶、藝人大致上能夠理解他想要的。

當失去了溝通方面的那一層白紗後,陳宏一說,當一切變得那麼清楚明瞭時,好像就少了點趣味、少了點驚奇的感覺。

陳宏一的電影題材善於剖析人性,在他身邊有許多同志朋友,他說,因為好奇她們的生活、相處模式,在2008年,便拍攝了一部關於女同性戀的4種截然不同的戀愛故事,以四個短片連接在一起的方式來呈現,當時他很喜歡聽音樂,覺得每一位歌手的感染力不一樣、帶給人不同的感受,因此為每一部愛情故事精心挑選了一首適合它們的歌曲。

另外,陳宏一的電影作品傳達的元素、理念不只一個,他喜歡融合許多不同的概念、事物在一部電影裡。在他的電影作品《自畫像》就可以發現,故事以台灣的政治生態、生活環境為主軸,卻加入了天主教的七宗罪來加以詮釋這部電影的劇情。

陳宏一很喜歡台北,因此他的電影都以台北為主,他說:「當他來到台北讀書時,他覺得台北是一個有趣、新鮮的城市。而一部電影拍攝的時間需要2至3年,在這期間台北會有許多的改變,他不想只是拍攝電影,也想同時記錄這個新奇的城市。」

陳宏一說,創作並不是嚴肅的也不是完美的,只要在過程中清楚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麼、正在做什麼就好了。

我有話要說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