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表達ESPRES:SO」總監李佳芳:活在當下,成為留下紀錄的人

0
271
李佳芳(右一)經常於談話採訪中萃取出受訪者想表達的精華內容。 (圖/李佳芳 提供)

記者/張宜錚

提到宜蘭,「抹茶山」會是眾所周知的一大景點,但引發抹茶山熱議其實是源於2018年時,「如此表達ESPRES:SO」工作室總監李佳芳意外看到一位日本攝影師評論三崙山像抹茶山的留言,這微小的發現引起她的興趣,進而向《Vogue》提出抹茶山的系列企劃,從而間接將「抹茶山」推向大眾的視野。

在採訪過程中,她逐漸領悟到這片土地的美麗,並從受訪者身上汲取生命的光輝療癒自我。她說:「這種力量會讓你在有限的稿費裡得到一種療癒。」因此,她創辦「如此表達ESPRES:SO」工作室,將採訪比喻為濃縮咖啡的過程,從長時間的談話中濃縮出受訪者的精神。

李佳芳意外在網路上看到抹茶山的評論,進而間接讓抹茶山聲名大噪。 (圖/李佳芳 提供)

專職採訪寫作的李佳芳與《GQ》、《Vogue》、《微笑台灣》、《VERSE》等知名刊物皆長期合作,書寫專欄及挖掘周遭美好,令生活忙碌的人們能即刻感到短暫的心靈抒壓。

雲林出生同時身為聯考末代生的李佳芳,國中時便乘載著學校貼紅榜的希冀考上北一女中,並於政大廣告系畢業。當時受到孫大偉等廣告人物的啟發,她踏入廣告行業,透過撰寫廣告文案開始發現自己熱愛寫作。隨後,她短暫轉戰雜誌社並建立出版業的人脈。雖然又回到廣告業,但她也開始接受雜誌社的寫稿工作,而這些稿件讓她收入遠超正職,最終她成為一名「專職外稿」。

回憶過去,她打趣地說:「我的角色比較奇怪,通常外稿都是編輯在轉正時的過渡期,但我15年來都呈現外稿的狀態。」而專職外稿的角色讓李佳芳得以觸碰各種領域,搬回中部後她將雜誌社的工作一併帶回,並與曾合作過的雜誌維持聯繫,成為雜誌們在中部的聯絡站。

在眾多採訪過程中,讓她印象尤為深刻的是為《微笑台灣》採訪的「全台最深山部落」都達部落,要到那裡得先跨過廬山溫泉並繼續往山上走,直到已經在南投與花蓮交界的地圖虛線上。她笑著說:「那裡真的很遠很深,到的時候會覺得真的是走到一個邊界。」

李佳芳藉著採訪機會,深入都達部落與質樸的部落居民交談,與部落阿伯們坐在群山環繞的地方感受來自山間的氤氳,他們住在用木頭搭建的房屋裡,用石頭建造自己的火窯在旁燃燒,烤著山區狩獵而來的野味。

採訪都達部落期間,她也目睹部落族人們騎著野狼摩托車在充滿小碎石的陡峭山路上呼嘯而過,旁邊是懸崖,稍有不慎就可能墜入深谷。這些族人負責幫天池山莊運送物資,包括瓦斯、罐頭、泡麵等日常用品都仰賴他們,而驚險刺激的工作內容也讓她直呼:「能在山區從事這樣工作的人真的很厲害,是那種十八般武藝的感覺。」

另一次前往採訪部落內的香菇園,行前溝通時僅提到當天需溯溪,未料抵達約定地點後被告知因溪水變深,溯溪風險過高,需改搭「流籠」前往,而流籠是以不鏽鋼焊接而成,底部鏤空,下方更是深不可測的河谷,但為了採訪香菇園,她只好鼓起勇氣搭流籠穿過幽深山谷,這個經驗對她來說非常驚奇,因為家鄉雲林的農地都在平地,她無法想像在如此偏遠的山區竟有人為種植香菇付出如此大的努力,而這片山間產地更是整個家族賴以生計的地方。

這些在山裡頭的採訪經驗,讓她深刻體悟到台灣是一座充滿高山的島嶼,回憶當時的自己,李佳芳說:「到山裡面時,真的會感受到我們其實是一直與山同在的。」正因如此,從都達部落出來的那一個月內,她的身體裡仿佛融入了山的靈魂和記憶,當開車看到中央山脈時也會想著「山一直在我旁邊」。

李佳芳走在崎嶇不平的山路間,跟隨嚮導的指引前往深山中採訪山林間的美好。 (圖/李佳芳 提供)

而在採訪過程中,她會將值得被關注的議題融入文章,呈現受訪者的故事及貢獻,用心傳達特點並讓他們受到關注。就算涉及專業領域艱澀技術,她也會以輕鬆的方式解釋,使讀者更能理解其中的概念,她也直言:「難的是在『轉化』的這一段過程。」

她認為,文字是所有宣傳材料中成本最低的,儘管她常被編輯笑說「為人作嫁」,發掘了獨家卻被電視台拿去做報導,但做報導的初衷就是為了讓那些值得的人事物發光發熱。因此,即使她的獨家新聞被拿去電視台使用,她也認為這是一種貢獻。

活在當下的李佳芳,希望自己成為留下紀錄的人。在報導過程中,她會盡量寫出當下光景,留下一些蛛絲馬跡,讓未來對地方有興趣或進行研究的人可以找到這些線索。即使她不確定報導是否會被重視或留下,但她依然會憑自己力量,能夠寫多少就寫多少,為未來的人留下過去的片段與資訊。

我有話要說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