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林翊涵
《上報》攝影記者葉信菉:「只紀錄現場的攝影記者只有60分,學會觀察並妥善運用創意力,才能成就你的價值。」面對未來發展不被看好的攝影路,他勉勵後輩要保有獨立思考的能力,克服環境而不被環境限制。
銘傳大學於12月1日下午邀請到葉信菉回母校分享攝影記者的發展現況,他提到,在蝶戀花旅行社國道翻車事發時,現場可以看見多具罹難屍體已被抬出,即使當下情緒非常激動,還是必須拿穩相機拍攝,而多家記者為了搶收視率,會刻意取材災難新聞的聳動畫面,罔顧受難者及家屬的心情,也引來不少社會對媒體的公憤。
葉信菉認為,遇到災難新聞時,可以拍攝現場的狀況,但在取景有屍體的畫面時,要更加小心處理,不必為了照片張力,刻意強調斷手斷腳的情況,攝影記者要能藉由畫面傳達現場氛圍又不讓人覺得噁心,除了要呈現當下不同角度及鏡位的照片以外,也要紀錄人事物的後續延伸情緒,組合成能串起故事的系列照片。
比起系列照片的呈現方式,專題攝影的規模更大,需投入更多的心思企劃、聯絡相關人事物、錄音及安排畫面等,約耗費半年至一年的時間才能完成作品,但也因此能呈現的故事性較為完整。葉信菉分享攝影記者好友蕭芃凱的作品,曾遠赴偏鄉拍攝原住民義診的情況,以黑白照片的方式呈現,並收錄了大量現場環境音相互搭配,車子的行進聲、看診的醫療設備聲、小孩哭鬧聲等,每張照片隨著音樂的節奏轉換,牽動著閱聽眾的情緒並堆疊更多的想像空間,葉信菉談到,令他印象最深刻的是一張病患在檢查牙齒的照片,臉上猙獰的表情搭配上醫療器材發出的咿咿聲,更會投入到自己以往看牙醫的感受,雖然現今專題攝影多用影音的方式呈現,但影片的節奏比較快速,沒有足夠的時間可以消化沉澱,反而牽制住閱聽眾的想像力。
面對目前拍照的門檻越來越低,一支手機就可以成為全方位記者,攝影記者未來勢必走向菁英化,但葉信菉認為,這個職業還是有存在的價值,現在的攝影照片逐漸在轉型,提升自我的美感跟藝術層次並發揮創意力,才能在這個領域中脫穎而出,不被快速變遷的時代淘汰。他也提及,儘管攝影記者的薪水不高,但接觸過的故事及經驗豐富了生命的厚度,都能成為日後人生中非常寶貴的養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