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王景彬
桃園市北區新住民學習中心一直在幫助新住民融入台灣社會並提升競爭力。每年九月到十一月的每週五,都會在龜山區幸福國中舉辦國語會話班,中心負責人古瑋慈說:「國語會話班提供了一個平台,讓新住民互相認識並共同學習。」
她提到,這裡的大多數學生都能聽懂國語,但是發音上存在問題,例如將張先生的「張」發音成「將」,所以她曾嘗試將越南人和印尼人一起學習,發現這樣學習效果更有效,因為越南人在發音上較困難,而印尼人的音調也稍顯不足。這種搭配使他們在互相比較中增強自信,從而提升了學習效果。
在選擇教材方面,負責教學的老師江碧珠說:「我會選擇教導與台灣風俗和節日,以及生活上相關的內容,以便在學習過程中增進學生對台灣文化的理解。」
江碧珠表示,她目前在銘傳大學華語文教系任教,因為古瑋慈向系上發送的徵詢請求,讓她認為這是一個不錯的教學機會,可以與新住民互動,因此決定前來幸福國中教授新住民國語會話。
此外,古瑋慈表示,國語會話班已開辦四年,學員人數從最初的五位增至如今的十幾位,原本參加者大多是已在此地結婚的新住民媽媽,透過課程學習國語,近期有來自日本和香港的新住民也加入了學習行列,其中香港學生的中文基礎不錯,但對國語音調的掌握仍有待加強,在老師的指導下,他們的國語正在逐漸進步。
國語會話班的越南參加者黃秀芹說:「我在台灣生活已近20年,最近生了小孩,希望能增進中文能力,以便更好地教導孩子。此外,參加課程也幫助我了解台灣的歷史和文化,讓我能在孩子提問時給更準確的解答。」
對於未來的規劃,古瑋慈提到,希望能開辦閩南語班,因為桃園市在地台灣人最常使用的方言是閩南語,學習這門語言將幫助新住民更好地融入當地社會,並加深對台灣文化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