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鄭毓昕
在士林夜市的大西路上,一間看似低調卻歷史悠久的西裝店靜靜佇立,鐵門一拉開彷彿走進時光隧道,滿牆的布料、泛黃的量身筆記本、老縫紉機與正在縫紉西裝的老闆吳文察,這裡保存的不只是西裝的工藝,還有五十年的歲月記憶。
他說:「有人30年前訂婚穿我做的西裝,現在孩子結婚又來找我做,三代都是客人。」他眼神中透出自豪,雖然時代變了,現在多數西裝由機器量產完成,但吳文察仍保有手工訂製的經驗與細膩,一件純手工西裝縫線多達一萬針,領口就要兩千針,而這種西裝即使穿三十年也不會變形。
現年60多歲的吳文察,從十幾歲就從雲林北上,在台北當學徒學做西裝,他進一步表示,當時哪有什麼老師傅會教,都是偷學來的,白天忙,晚上偷偷看。且學徒時期過得很辛苦,不但工資微薄,還要幫師父煮飯、洗澡水,連師父兒子的澡也得幫忙洗,以前學技術就是這樣要熬得住吃得了苦。
從縫紉褲子起步,吳文察一路練就西裝製作的真功夫,18歲當上師傅,他說:「本來想說做三年沒起色就收,沒想到一做就是五十年。」留在店裡一筆一筆的西裝尺寸紀錄,如今堆成了一本厚厚的手帳,上頭寫滿了老顧客的名字甚至包括許多名人。
隨著穿西裝的場合減少,現代人多選擇價格便宜的成衣,但吳文察堅持要在市場中站穩腳步就得比別人做得更多,他說:「像有一次黑道大哥出殯,來兩三百個人買西裝,不管多高多壯或多瘦,全部都能穿。」

近年來他也感受到傳統技藝的斷層,吳文察表示,現在年輕人不想學這行,連學徒都沒有了,曾有大學生請教縫製技術,甚至邀他到學校授課,但他因學歷只有小學畢業而婉拒了。
對於未來的打算,吳文察搖搖頭說:「開店開習慣了,哪裡捨得離開。」他每天照常開門迎客,用半世紀的技術與人情味,守住一間西裝店的靈魂。士林的熱鬧或許會隨著時間變化,但這家老店與吳文察的職人精神,仍將繼續在人群中默默閃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