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致宏
台灣知名毫芒雕刻藝術家陳逢顯雕刻的微型黃金車與黃金微型書打破世界最小紀錄。他在館外的門口刻下「千年無來者」的字句,以象徵自己對藝術的極致追求。他笑説:「我要做到千年無來者,讓毫雕成為無法被超越的藝術。」
陳逢顯的每一件作品都收藏於他自有的毫芒雕刻博物館,至今作品已超過兩百件,包括微雕、微型書、微型畫、磚雕以及黃金毫雕作品等。他表示,每一件作品製作時長不一,至少三個月到半年的時間。而他在介紹每一樣作品由來的時候,字裡行間都流露出非常自豪的神情,因為館中的所有作品都是他花費不少時間和心血雕刻而成。
他透露,自己平時的創作靈感非常多樣,從古時皇帝的珍品、世界經典名著到身邊周圍的事物都可以成爲他的創作來源,在這麽多的作品中,有一件讓他印象非常深刻的是在一粒米上雕刻出古詩「憫農」全詩,這需要每一筆都均勻一致,而且字體的要求必須非常纖細,且每一筆都無法修改,所以只要稍有差池整個作品就報廢了。而這件作品也讓陳逢顯的毫雕藝術首次登上國際舞臺,讓全世界看到了台灣的微小藝術。他的作品也有到中國大陸,英國及俄羅斯等地參展。
陳逢顯目前仍然是雕刻世界上最小黃金車的記錄保持者。(圖/陳致宏攝)
談到毫雕最大的挑戰時,他表示,最難的部分是尋找合適的雕刻工具,因爲要在一粒米上寫字,最重要的是筆尖要夠細,但一般的毛筆都太粗,不利於雕刻,因此必須將筆尖修剪到只剩一根毛,這樣才能寫出極細的字。在經過多次的失敗後,他終於製作出理想的工具,開始在作品中雕刻出清晰的文字。
除了創作之外,陳逢顯還會向外推廣文化創意。他創立的「毫芒雕刻館」不僅展示自己的毫雕藝術,還開班授課與學生們共同研發出茶杯、硯臺、插花器等文創產品,以實用的方式拉近藝術與大眾之間的距離。但因爲自己一個人的資源有限,所以在普及和推廣雕刻藝術方面仍有不少的困難。
針對未來的計劃他說,會繼續挑戰極限,創作出更多更微小的作品,就算自己已年過七旬,仍然會持續探索與追求毫雕藝術的極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