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郭思妏
「台灣沒有國際新聞,所以台灣人沒有國際觀」,可能是多數人對台灣媒體產業的認知,本書內容將會打破所有傳統思想,以深刻的現場回顧及內在反思,帶領讀者一同感受新聞現場的震撼感,感受日本災區與感恩並存的時刻、南北韓高峰會令人屏息的一刻,共同體會與世界前進的時刻。
只要我在國際新聞現場,我就覺得自己的生命好精彩,一點都沒有浪費,也能抬頭挺胸地說:「誰說台灣沒有國際新聞?」《身為國際新聞記者 鏡頭下的故事與文化,那些城市教我的事》
書中圖文並茂,讓讀者在閱讀時能更深刻感受當地事件。十則見證歷史的故事,不只敘述說著這些故事,也透露自己對記者這份職業的熱忱與執著。以「小時候不讀書,長大當記者」來說,書中作者也提到,記者是一份獨特的工作,並不像一般的上班族,出了錯修正就好。而是要即時面對社會大眾,還有網路上揪錯誤的網友們,記者必須面對大眾的指教,更是背負的責任,但相對的,也應該得到應有的尊重,因為記者真的不是一份智商只有三十的人能做的工作。
書中也提到,國際新聞記者不是和大家一般想的一樣,他們的工作時間大約有70%的時間會在辦公室作業,剩下的時間才能飛到世界各地,將發生在世界各地的故事帶回台灣,一則新聞就可以告訴觀眾世界各地的事情。
像是在國外採訪時,作者可以親身體驗課本外的世界,以韓國新聞為例,她在韓國路上街訪民眾,外國人會用英文清楚地說明兩韓之間的恩怨情仇,這是一種站在不同國家和不同角度去接觸並了解真實故事的最佳方式。
故事中紀錄著記者行業的酸甜苦辣,以及新聞從事人員的辛苦。在這麼吃力不討好的就業市場下,如何堅定選擇記者這個行業,作者靠的就是使命感和熱情。透過國際新聞不只大開眼界,更能將報導帶回台灣,透過影像,讓更多觀眾看到這個世界,這就是身為國際新聞記者的責任。
想要淘汰「垃圾新聞」,讓台灣的媒體環境變得乾淨,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媒體、閱聽人的努力,卻ㄧ不可。《身為國際新聞記者 鏡頭下的故事與文化,那些城市教我的事》
閱讀手札看完這本書讓我深刻感受到作者對當記者的熱忱,和他們為了一則新聞報導付出的努力。很喜歡書中搭配許多圖片說故事,可以讓讀者身歷其境在世界各地的新聞現場。我很欽佩作者對新聞的堅持,也讓我更堅定想留在媒體業的動力。不管能不能因此改變淺在的新聞規則,但希望可以讓大家看到每位記者為新聞付出的心力,一點一點改變民眾對新聞的舊有思想。
書籍資訊
書名:《身為國際新聞記者 鏡頭下的故事與文化,那些城市教我的事》
作者:翁琬柔出版社:高寶國際出版
出版日期:2019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