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奕蓁
台北市內湖區的行善社宅以「行善永續,守護地球」為宗旨,4月13日在金山中角灣舉辦了一場別具意義的淨灘活動,成功清理了數十公斤的海洋垃圾,包括塑膠瓶、廢棄漁網、漂流木等各類垃圾,這場活動也響應世界地球日,提升了社區居民對環境保護的意識。
淨灘活動並非行善社宅首次舉辦的環保相關活動。活動負責人張仕岱提到,早在2023年青創夥伴就發起了一項製作水泥盆栽的活動,透過蒐集住戶家中的廢棄容器,製作成創意水泥盆栽,並種植植物送給社區居民,這場活動宣導資源再利用的理念,也讓住戶看到生活中的小改變能對環境產生積極影響。
所以對行善社宅而言,淨灘不僅僅是一場清理海灘的行動,更是一個能夠結合環保、教育和社區連結的實踐平台。張仕岱指出:「行善社宅的核心理念是青銀共融,我們希望促進不同世代之間的交流,並透過創新活動培養住戶的環保意識,淨灘正是這樣一個能結合行動與教育的場景。」
他說,在活動當天行善社宅的住戶展現出高度的熱情與投入,來自不同世代的住戶一同清理垃圾,從中學習垃圾分類的技巧,也開始重新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減少塑膠使用。並有住戶給予回饋:「這次活動讓我意識到,我們每一個人都可以為環保做更多的事。」
金山中角灣距離行善社宅約50分鐘車程,交通問題成為活動籌備過程中的一大挑戰。張仕岱提到,青創團隊在活動前期與大南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多次協商,最終成功爭取到免費接駁服務,讓參與者無需擔憂交通問題便能安心參與。

除了解決交通問題,活動的後勤需求也得到多方支持。華碩文教基金會提供經費援助,湖元里的里長協助安排硬體設施,而行愛住宿長照機構則派遣醫護人員組建臨時救護隊,確保活動的安全性與流暢性。
此外,許多住戶還主動提出希望未來能定期舉辦此類活動,將環保行動融入社區文化。張仕岱說:「透過這次淨灘,我們不僅讓住戶看到環保的價值,也讓他們感受到參與社區的意義。」

透過淨灘行動,行善社宅不僅清理了沙灘上的垃圾,更清理了住戶對環保的冷漠與疏離感。這場行動是一個重要的起點,讓環保理念深植於社區日常,並通過全齡共融的方式將環保與社區的連結持續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