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董事長劉克襄 用「文化人」思維不斷踏查

0
647
中央通訊社董事長劉克襄。(圖/王一樵攝)

記者/劉至柔

中央通訊社董事長劉克襄今年以新書《早安,自然選修課》拿下聯合報文學獎,他接獲得獎消息時,卻是剛忙完一天的農事。評論家楊照形容他,「每一本書就是他走過的路」。劉克襄則表示,未來不會停止踏查及書寫,「會繼續背著背包,不停地走路,看山水風物、看台灣,也看見自己。」

劉克襄接受訪談那天,是中央社台語專訪新書「做伙走台步」的分享會,他開口的第一句話是:「你咁會曉共台語?(你會說台語嗎)」充滿了鄉土氣息。他說,能在誠品這個書香殿堂暢談台語,感到很欣慰,還有一群人在為文化做努力。

2017年劉克襄接任中央通訊社的董事長一職,他說:「中央社過去與土地的連結少,我不希望這樣—直離世界很近,離台灣很遠。」因為過去擔任董事長的都是資深媒體人,這回由文化人接任,反而讓中央社能用不同的角度看世界。

劉克襄眼神堅定地表示,中央社不只要有國際新聞,更要有提高文化深度的使命,因為台灣習慣用娛樂、政治新聞強調點閱率成效,但文化、藝文也是發展重點,身為國家通訊社的中央社,比起其他媒體更應負起這個責任。

過去曾擔任中國時報副刊文化編輯的劉克襄,一直以來都非常關心文化發展,在中央社也積極推動「文化+雙週報」,針對當今台灣各種藝文影劇、信仰風俗、史蹟建物和時尚風潮等等文化樣態,試著擷取新穎的視野,廣泛面向的報導,分享更多樣的生活面貌。

劉克襄形容,過去自己一人寫東西,像是划一艘船而已,而中央社是國家通訊社,就像個航空母艦,它有職責在身。所以這兩三年中央社致力創造平台,延續傳遞本土文化的精神,除了「文化+」,也透過「我是海外特派員」活動,提供年輕學子在國外媒體實習的機會,望培育具有國際觀的新聞人。

即使工作環境從大自然走進辦公室,親近自然的時間沒有因此縮短。他說,踏查是從不間斷的事,因為26歲和現在62歲做是不一樣的,不只年齡而是網路時代的創作和思考方式改變,因此不能停下,他眉頭微皺思考著。

而劉克襄的寫作生涯始於1978年,21歲的他以劉資愧之名,自費出版詩集《河下游》。40多年來,他堅持走在第一線「用腳寫作」,從鳥類的觀察延伸到自然領域,乃至歷史、人文薈萃的創作,他的寫作之路越走越廣,也越踏越深。

有「鳥人」稱號的劉克襄,1992年寫了《最後的黑面舞者》,當時喚醒了大眾對黑面琵鷺稀有種的重視。如今,他於《早安,自然選修課》中再寫牠們,更多的是欣見保育成果、如老友般溫暖的關懷。就像他在書裡的序中提到:「90年代中旬,我在木柵小綠山定點觀察後,這些斷斷續續的心得累積,驀然回首竟已20多年。這一野外行旅,和動物間的互動還真是漫長。雖說人間有情,和動物的接觸,多少也有這等老友舊識的溫暖,同樣難於數言以蔽之。」

劉克襄也曾與作家王浩一共同主持公視「浩克漫遊」,節目透過愜意自在的旅行步調,帶出耐人尋味的鄉鎮風情。劉克襄說:「我喜歡這樣的台灣,透過行旅的接觸,各地都有熱情款待的人士,回報我們的探訪,彼此感受對方的誠心和敬意。」

踏遍鄉野,走訪城市,他說,想去很多的地方還有非常多,如果多活30年,要盡情遊歷,「踏查真的是一件很快樂的事情。」

關於人生的踏查,劉克襄始終在路上,而中央社對他來說,就像人生的驛站,同時也是踏查路上的其中一處。劉克襄的下一站踏查會是什麼?大家都拭目以待。

 

我有話要說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