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吳伊婷董媛瑜擔任中廣新聞網總監這一年半以來,力求證明中廣新聞網的價值,樹立中廣新聞網「真善美」的品牌形象。她希望能在資訊錯亂、惡質新聞充斥的今天,激濁揚清,做更優質的新聞。
從業35年來,董媛瑜做過記者、主播等媒體工作,直到近十年退居幕後,主要負責編導及一系列生產製播與管控的工作,2017年5月開始擔任起中廣新聞網總監。而無論身處哪個職位,她對製作的新聞一直有自己的堅持:要以求真取證的精神,拿出無畏的勇氣,站在權力的對面,做良善的新聞。如今,她更以這樣的標準,來要求中廣新聞網。
之所以有這樣的要求,是因為「中廣新聞網」對董媛瑜來說,是一塊相當有重量的招牌,承載了數代媒體人歷史的榮光。談起廣播,大家就會想起中廣,這是中廣一直以來引以為豪的品牌記憶。儘管現在廣播媒體有漸衰的的趨勢,但她始終認為,廣播新聞有自己獨特的優勢。儘管廣播新聞從來不是主流,但卻相對來說更快更廣。而對許多人來說,廣播同時也像溫暖的微光,承載著大家的記憶,更多的是一種溫暖寧靜的陪伴。而中廣要做的,就是讓這份陪伴的溫度與時俱進,以更多元化的方式延續下去。
面對眼下新媒體興起的衝擊,董媛瑜也帶領著中廣新聞做出許多努力。比如積極結合數位,優化能聽且看的APP「中廣新聞爆」,網頁適合在不同載具上瀏覽。同時採用「小格速報」的方式,為用戶推送條列式新聞,讓用戶能夠一目了然地獲得新鮮資訊。
此外,中廣新聞還建立了自己的youtube平臺,運用直播等方式,讓聽眾能即時與主播互動。董媛瑜說,以前大家都看不到廣播主播,可能覺得主播很神秘也很遙遠。但現在透過直播,大家就能看到主播們是怎樣工作的,拉近了聽眾與主播之間的距離,更好地延續廣播節目的人情味。通過這些努力,如今中廣的聽眾不止在台灣,更遍佈在世界各地。
透過數位化,董媛瑜也希望,更多年輕人也願意嘗試甚至習慣聽中廣新聞。在資訊混雜的網路平台,中廣新聞網能繼續承擔起自己的社會責任做一個不僅成年人會聽、更會鼓勵下一代去聽的媒體。
對於新聞,董媛瑜認為,現在的新聞魚目混雜,無意義的獨家太多,使得受眾對新聞失望,但並不表示大家不關心新聞,而是更想看真實、正面的新聞。而對正面的新聞報導而言,自由開放的環境是必不可少的。
董媛瑜印象最深刻的採訪工作,是在1989年作為第一批合法記者進入中國大陸。當時大陸封閉嚴肅的媒體形勢下,她第一次感受到能暢所欲言做新聞的難得可貴。她表示,進步的國家一定要有進步的媒體,而進步的媒體,在不逾越道德法律的界線的情況下,一定要給媒體人無礙的自主空間。
她說,「做媒體人,我感受到的是批判和破壞的多,自省的少。從主流媒體到社群網站,我們的社會最不缺的是「批判」,但缺的是扛起責任的行動力。」
在中廣新聞多年,董媛瑜正是依靠著懂得看到社會中的良善面,加上不斷地學習,才一直保持了這份對待新聞的真摯熱情。工作之餘,她也樂於在Facebook等平臺記錄分享自己的生活,發表自己對時事的見地,將自己對待工作、對待生活的這份積極的態度,學習的熱情,傳遞給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