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猴共存:挑戰與危機

0
163
臺灣獼猴平時以植物果實、葉片、嫩枝芽等為主食 (圖 / 黃鈺惠 攝)

記者/黃鈺惠、汪廷融、莊甯幃、周玉堂

鄰近高雄柴山、壽山的中山大學旁,當地居民與學生長年與臺灣獼猴的活動空間重疊,2023年底時更頻繁出現臺灣獼猴因搶食而攻擊民眾的事件,躍上新聞媒體,人猴衝突似乎頻繁上演。

臺灣獼猴是臺灣特有種動物,也是唯一的靈長類野生動物。2018年,林務局判定獼猴數量趨於穩定,於是將臺灣獼猴從「保育類」調降為「一般類」動物。儘管獼猴已不屬於保育類動物,但仍然受到《野生動物保育法》的保護,禁止民眾隨意捕殺及飼養。

臺灣獼猴小檔案 (圖 / 周玉堂 製)

「不餵食、不干擾、不接觸」,是政府單位宣導的三不原則,然而往往民眾面對獼猴的搶食行為仍然手足無措

台灣獼猴共存協會秘書長林美吟直言:「民眾對該物種的科普教育仍不足,同時在媒體報導與社群軟體輿論的渲染之下,也能察覺到民眾對台灣獼猴逐漸累積的負面觀感,政府單位貿然降級只會對該物種引發更多的衝突。」

屏科大野生動物保育研究所副教授蘇秀慧就網路上針對台灣獼猴的流言指出,獼猴數量多寡並非人猴衝突主因。蘇教授強調,人類活動空間擴張與獼猴棲息地重疊度提高導致人猴交會次數增加,才是根本原因。

中山大學腹地與臺灣獼猴棲息地高度重疊,校方為維護學生權益,在防治獼猴上也提供相對應的措施,如入學時發放獼猴攻略手冊、舉行相關獼猴講座、積極宣導食物勿外露的事項以及開辦相關獼猴課程等,在今(2024)年2月初校方也祭出「被害補償金」,只要被獼猴搶食的學生事後提出消費證明,一餐最高可獲補償壹百元,以提升學生與獼猴之間的和平之道。

校方為減少學生與獼猴間的衝突,由校方人員組建「猴賽雷大隊」,必要時會使用「空包彈」進行主動干預的方式來保持學生與獼猴之間的安全距離,中山大學事務處總務長林淵淙表示,學生宿舍後方是山區也是獼猴經常出沒的地點,除了在人流較多的地方加強人力進行人為驅趕,也希望建立環境教育的概念,透過校園活動、新生座談等方式,同步進行治標也治本的方式。

獼猴平時以植物的果實、葉片、嫩枝芽等為主食,對於果實的偏好程度最高,如構樹、銀合歡,但隨著人類足跡往淺山移動,棲地遭到破壞的獼猴,開始吃起人類的食物,人類食物經過加工相較於天然食物較為美味,更吸引獼猴下山覓食。

臺灣獼猴群聚於壽山步道 (圖/莊甯幃 攝)

壽山地區每至夏季會有缺水問題,加上人類食物加工後更具吸引力,因此增加被搶食的機會,中山大學大三社會學系黃雅萱受訪時表示,剛入學就有兩次被獼猴搶食的經驗,因此在校園內會將食物藏在背包裡以免遭受搶食。

她認為,校方在食物不外露的宣導上是有必要的,因為鄰近學校的獼猴已相當聰明,能辨識出塑膠袋聲音以及塑膠袋上的品牌logo,如麥當勞、肯德基等,可見當地的獼猴在後天學習上已習得此特殊的食性方式。

在校學生長期與獼猴相處,對於獼猴出沒的時間點有明顯的暸解,中山大學大三劇場藝術學系廖東聖說,在校園裡看到獼猴搶食的頻率為冬天一個月約1至2次,而夏天則一週至少1至2次,大多都為午餐時間或晚餐時間出沒。

學生熟知獼猴出沒時間,因此鬆懈於政策宣導,在採訪期間觀察到校內部分學生仍將食物飲料提於手上,並未有任何防範的危機意識。林美吟說:「學生只是這所學校的過客,可是獼猴要一輩子生活在這裡。」

她認為民眾應該多加包容與退讓,學習與獼猴共生,不僅能夠達到保護牠們的目的,更可以讓人與動物之間一同永續共存。

我有話要說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