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被動為主動 洪肇君走出自己的路

0
815
洪肇君說:「年輕人要培養斜槓的能力」(攝影/陳瑀倫)

記者/陳瑀倫

「年輕人要培養斜槓的能力,以後才有開拓多元化的本事」旺報時際創意傳媒副總經理洪肇君,這句話道出他從資深記者轉戰負責經營管理職務的心聲。

今年新冠肺炎疫情讓企業營運面臨挑戰,對洪肇君來說也是如此,在活動標案競爭激烈的今年,他決定走出不一樣的路,化被動為主動去開創商機,不僅在雲林縣舉辦第一屆無人機障礙賽還創造地方價值。

提及洪肇君,記者圈人對他應該不陌生,他是第一位獲得中國許可被派駐到廈門駐點的台灣記者,同時還因為報導中國烏崁村事件而榮獲兩岸新聞報導獎的記者。其實,這樣的殊榮並非偶然而是他從學生時期就開始做足準備的成果。

洪肇君說,他從小就知道要走記者這行,加上對文字表現有濃厚的興趣,大學時期就在報社工作,並且勤奮的練習寫作與拍照,而當年報考聯合報記者的場景迄今他仍記憶猶新。他記得當時的考題是在一個小時內把總統府的月報改寫成新聞稿,當時他運用學校所學以及報社工作時的經驗,順利得到這份工作。

他說,之所以對兩岸新聞特別關注,主要是他就學期間就喜歡看兩岸小說,離開聯合報到中國時報當記者時也留意兩岸的訊息。因此,2010年他轉調到旺報時就主動爭取跑兩岸新聞,甚至最後派駐到廈門專事兩岸新聞採訪。

對他來說,到廈門當駐點記者是難忘的經驗,如何跳脫舒適圈到完全陌生的地方採訪,是一大挑戰。一開始他是透過當地跑台商的中國記者的牽線認識台商,然後逐步的把人脈圈一一擴大,才讓採訪工做得以順利進行。

隨著兩岸關係的改變,洪肇君記者生涯也有些許變化,開始走向經營管理階層,轉職擔任時際創意傳媒副總經理,工作內容以承接標案與活動為主。

洪肇君從資深記者轉戰到負責經營管理職務(攝影/陳瑀倫)

兩種截然不同的工作型態洪肇君要如何調適,他說,記者工作培養出來的養分,讓他比較容易適應新事物,同時也可以用記者的思維找出新空間。譬如,今年因為疫情關係不少中小企業倒閉,加上政府與企業的活動量遽減,使得每一個標案開標都會吸引到比以前更多的競爭者競標。面對此景,洪肇君決定走出不一樣的路,與其等待像是茫茫大海的標案,不如自己去開創商機。

最成功的案例就是上個月他說服雲林縣政府舉辦無人機障礙賽,玩不一樣的思維還可帶動地方特色。他說,很多人知道雲林有兩座民航局許可的無人機訓練場,在無人機操作持續被關注下,透過競賽民眾就會注意到雲林,只要一屆一屆的辦下去,長時間下來就會產生地方連結,以後民眾想到雲林,不會只想到蒜頭、花生,還會有無人機,給了雲林縣新的發展空間。

過去洪肇君只要把新聞採訪完畢、交出新聞稿工作就算完成,但當了管理職後,如何創造營收與控制成本變成新的課題。因為轉換的體悟,洪肇君建議學生,在這個世代,要擁有比別人更多的技能才有機會勝出。

他不斷強調要有斜槓的能力,新聞系的學生除了要會採訪寫稿外,會製作影音的能力也很重要。

此外他還說,未來的競爭不在只是侷限在國內,而是要跟全球競爭,在競爭前可以先把自己當做是一塊海綿,不斷的吸收知識並持續成長,屆時遇到突發狀況才不會亂了陣腳。

我有話要說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