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外獨立刊物正潮 下一步該何去何從

0
522
複合式店家《朋丁》所販售的國內外小誌。(圖/翻攝自時刻旅行)

記者/陳孟澤

獨立出版刊物在這幾年不管在國內國外都越來越成為一股趨勢。但在更早之前就有出版獨立刊物文化的日本與香港等等國外市場,除了搭上這股獨立出版的熱潮之外,必須學習如何永續經營及擔任推動地方解決問題的角色,才是未來獨立刊物潮流維持的關鍵下一步。

日本的地方刊物

其實日本在60年代反主流文化風潮中就開始出現小規模的經銷商,來自地方的少量獨立出版開始有機會往全國各地流通;而在70、80年代是日本經濟的大幅成長期,地方都市開始興起做地方的情報誌,也讓紙本成為地方情報普遍流通的形式之一。

日本地方誌。(圖/翻攝自雜誌俱樂部)

日本刊物分為很多種,從最早一開始只報導當地低方風俗的「情報誌」之外,到現在還有突破傳統印象與地方產業結合的地方刊物,像是結合旅店經營的「真鶴出版」、在城崎溫泉以毛巾為書衣及防水紙印刷的《城崎審判》及由北九州市公所所發行的《在雲端上》等等結合地方特色,吸引了許多日本當地讀者或者外國遊客實地造訪,也是日本不同於其他國家獨立刊物吸睛的其中原因之一。

日本除了有與地方結合的獨立刊物外,根據博客來閱讀生活誌報導,還有許多是以企業為出版單位,舉例特別像是洋果子名店「種屋」的《La Collina》、「飛騨產業株式會社」發行的精緻小冊《飛騨》,雖然這些以企業為單位出版,但還是將刊物主題投放關注至土地與生活等主題,也展現了企業與地方生活的緊密相連性。

香港小誌ZINE

最近在香港也興起一陣小誌風潮,因為一個簡單的出版,可以促成個人創意發想的一個小地方,令許多作者對於小誌覺得越來越有興趣,嘗試創作出版。而相較香港尚未成熟的環境,其實香港的 Zine 或早已踏上國際的臺板,衍生成跨國連結的網絡,但就算香港的獨立刊物漸漸地被世界各地注意,但若要論及發展成一個「產業」,恐怕還是言之尚早。

香港小誌。(圖/翻攝自臉書ZINE COOP)

根據ARTouch報導,對於香港小誌的現代風潮流行,從最近發生的反送終事件開始說起,香港長期推廣小誌出版文化的ZINECOOP,小誌內容除了一些從媒體中接收到的抗爭訴求、海報、標語式的創意內容之外,而香港力爭自由的態度,也將一部分內容撰寫為關懷抗爭民眾的情緒、甚至幽默以對的內容,從此來看小誌內容的一體兩面、力爭自由的態度,內容的不生疏及全面性,成為了民眾除了新聞媒體之外,另一個將香港小誌推上檯面的原因。

雖然因敏感性政治議題而再崛起的小誌文化,因為宣傳小誌需要大量印刷,也需要有工作空間去做小誌或獨立刊物,再來就是發行成本不便宜,就算在網路上發售可能還是會慘賠。想當然爾香港就算現在可以做獨立刊物,但在發行是很困難的。所以香港必須要邁進把現代小誌的發行成為一個習以為常的生態,才能將香港小誌永續經營下去。

國外獨立刊物的募款及補助

日本地方誌《在雲端上》。(圖/翻攝自haveAnice)

根據關鍵評論報導,日本國內政府對於獨立刊物的補助上,多半像是私人合辦的機構進行募款,舉例像是由北九州市公所所發行的《在雲端上》,最初的發行單位為北九州市的「人潮創造企劃課」,而後到民間創辦的社區營造組織「人潮創造座談會」,而組織負責的是招募出版資金及題材上的發想,所以日本獨立刊物最重要的預算除了政府市公所的補助款與廣告收入之外,其他就來自「人潮創造座談會」的會員所募集到的資金及補助。

 

我有話要說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