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刊物新浪潮 了解在地文化

0
257
(上圖為台中在地刊物《溫度》刊物,下圖為鳴個喇叭!緬甸街第一期和第二期刊物。圖/取自溫度官網和鳴個喇叭!緬甸街臉書)

記者/游鈺婷、沈靖玟、吳佩芹

紙本刊物近年來逐漸沒落,但在2019年,台灣獨立刊物卻如雨後春筍般冒出。許多想為地方發聲的刊物,如《貢丸湯》、《東透可Taitungtalk NO.1》、《炯話郎》、《漾台中》等,都因為地方創生的概念下應運而生。《鳴個喇叭!緬甸街》雜誌主編姚羽亭表示,當初會創辦刊物的原因是希望透過比較年輕、創新的手法,透過這本書成為一個管道,讓更多人認識這條街,去除大家過去對這個地方的一些刻板印象,能夠讓大家了解這邊的文化和故事。

也因為這些刊物紀錄著在地文化的故事和特色,因此這些在地刊物又被稱為「地方誌」。這些地方誌跟一般商業或是流行刊物不同,他們更注重於某個縣市或地區的介紹,包括歷史、美食、景點以及在地的人物,雖然屬於小眾雜誌,發行量也不高,但卻非常具有地方特色和文化傳承意義。

姚羽亭說,華新街(緬甸街)這邊很多外勞或環境比較髒亂等原因,再加上大家對於緬甸文化的不了解,因此種種等文化差異便會帶來誤解和歧視,阻隔外界想要認識這邊,因此紙本刊物就是一個良好的溝通,不管是對內或是對外。

她說,刊物特點是可以把一個東西談的非常深入,可以把一件事講好,講到很多面向,如果民眾想要了解華新街,這本刊物就是非常好的入門書。當初會選擇紙本也是因為可以讓在地的人看到他們在做的事情,另一方面是希望這本書可以成為一個管道,尤其當華新街的居民,大部分都是中老年以上的人口,即使現在網路世界很發達,但對於在地的居民而言,數位媒介和數位工具的使用並不太熟悉,可以拿在手上的東西還是不太一樣,同時也能讓大家很直接地看到你想要做的東西是什麼,有一個東西可以拿出來展示。

而位於台中的在地刊物《溫度》,主要以在地的生活角度去書寫台中,《溫度》主編傅彥儒表示,因為主流媒體多半將熱門議題,著重在首都、市區,而這樣的媒體關係,也造就了城鄉差距。但《溫度》的初衷是以希望將刊物像測量溫度一樣,把台中的議題傳播出去,期望透過在地刊物的發行,讓更多讀者看到在地刊物所挖掘出來的故事,並藉此縮短城鄉差距。

但在疫情籠罩之下,傅彥儒表示,這兩年疫情所帶來的衝擊其實蠻大的,除了刊物本身的經費考量外,《溫度》的寫稿者大多都是志工,而在議題發掘階段,會舉辦溫度共編室的活動,來讓青年們能夠一同參與溫度刊物的討論,但是因應疫情考量,實體活動減少,刊物出刊的頻率也下降,進而也造成人和人的連結變弱。

這也是在地刊物面臨到的問題,該如何穩定且持續的發行,才是編輯在地刊物最困難但也最重要的事情。

傅彥儒則表示,雖然刊物式微已是大環境現象,與大眾的網路行為、閱讀習慣息息相關,但是紙本刊物仍是不可忽視的經營方式。《溫度》除了做紙本刊物之外,在線上也有同步的更新發行,而對於這樣紙本跟網路的並行,傅彥儒說到,當在做社會推廣、議題倡議的主題時,紙本刊物就相對的能夠觸及到更多的受眾,提升刊物的閱讀率。

姚羽亭也表示,並不只限於紙本刊物這件事情,她認為做刊物有點像在想像未來的出版會變的怎麼樣子,所有的出版都是關於內容的產出,內容的產出形式和產業有很多種,刊物只是其中一個媒體形式,還有很多媒體事可以操作。不管是書,電子書,影片,甚至是展覽,podcast都是很好的媒介。所以當他們在做地方工作,想要推廣地方特色,做一個地方媒體,他們的角色比較像是要如何去編輯一個地方,運用編輯擁有的企劃能力,寫作能力,整合能力,好好介紹這個地方,刊物只是一個小起點而已。

在地刊物的發展除了讓在地人對於自己所居住的城市有更多的了解,也讓這些讀者在閱讀刊物時,能夠對這些議題,進而產生好奇、感動。傅彥儒表示,透過閱讀在地刊物,產生對於刊物本身的在乎和關心,並連結人和人之間的溫度,也讓讀者這在之中更願意去關心在地的社會議題,形成更強烈的在地感。

我有話要說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