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陸潔儀
歷史系出身、研究所專攻民族,跟公關沾不上邊,更沒想過會幫忙打選戰,但一談起政治,眼神就閃閃發光,威肯公關總經理吳秀瓊對政治的熱情在訪談間展露無遺。她說,剛入行時老闆看出她對政治的投入和熱愛,讓喜歡政治又想學習傳播技能的她,一頭栽進政治公關這行,一晃眼就是26年。
民國94年黨主席選舉,吳秀瓊跑遍全台,輔助馬英九舉辦50場團結請益活動,看著馬英九的民調,從最高點落到第一次總統大選過後的低潮期。她說,打選戰的過程常會看到一個旋風而起,又瞬間消逝,悲喜交疊是政治公關的生活常態,同時也像在拆炸彈,每次都要用不同手段,也不知道會引爆的點在哪,但這也正是這個工作吸引她的地方,因為遇到危機有千百種拆解方法,而危機處理就是公關公司存在的價值。
跟一般公關相比之下,政治公關的行銷手法複雜許多,因為一般商品能計價、能促銷,但政治公關行銷的是人不是商品,吳秀瓊半開玩笑又帶點無奈地說,咖啡能用促銷手法買一送一,政治產品卻沒辦法以「買總統送市長」促銷,而且商品本身就被貼了很多標籤,它過去的包袱、成功或失敗沒辦法完全抹滅,也無法很快看到行銷的成效,總是要撐到投票日開票後,才會知道這項「產品」是否大紅大賣。
選戰過程看見人生百態,開票那瞬間會看到人生的起伏,吳秀瓊說,做選舉會看見什麼是真正的朋友、什麼是敵人,可能會突然有一擁而進的朋友,或是瞬間一無所有。但她兩手一攤豁達地說:「這就是人生嘛!就像拆炸彈被炸得滿身是傷,還是要重新站起來面對生活。」
當自己幫忙打的選戰候選人形象受損時,該怎麼處理?吳秀瓊不諱言,打選戰期間,如果自己負責的候選人被人砍一刀,那就直接還對手一刀,因為政治公關是鯊魚型的媒體,必須這樣才能夠生存。她也坦言:「我喜歡這個殺手的工作。」對不同人要用不同手段,也因為這樣,政治公關必須一直練不同技能,讓公關成為高挑戰卻有高成就感的工作。
有人形容政治公關是「選舉化妝師」,但對吳秀瓊來說,政治公關更像是一群「傭兵」,面臨變化快速的政治市場,在每場選戰打完之後,就要回到營區繼續厲兵秣馬,才能把新武器練好、把功能發揮到極致。她說,自己練兵的做法是回學校教書和演講,彙整經驗和吸收新資訊。
一個成功的候選人背後,總有一支強大的競選團隊作為幕後推手,吳秀瓊形容幕僚像導演、候選人像演員,政治公關的角色就是外發的製片公司,一個演員需要能力好的導演,如果再加上製片公司,就能做得出吸睛的大節目,因為製片公司有很多新觀念和新團隊進駐,比較能保持彈性,每個人各司其職,讓候選人百分之百的信任競選團隊才能打勝仗。
吳秀瓊笑說,投入這行26年來,一直秉持著「出門可以見總統,回家可以掃廁所」的精神,政治公關的工作型態落差很大,出門可能是要跟總統吃飯,回到家之後,為了想一個企劃和事前準備都可能會搞得烏煙瘴氣,但這些都是歷練。
「破碎化的世代,最重要的是怎麼找到自己定位。」吳秀瓊肯定地說,每個人都能做政治公關,但問題是有沒有能吃苦的決心,公關這個產業可以很快練就一身本領,但處理事情的能力重在經驗的累積,政治公關經驗越多,越能預先揣測選戰這顆「炸彈」會引爆的點在哪裡、要剪哪條線解除危機,如果把基礎打好,磨練兩、三年之後可以清楚尋找到自己的定位,人生將更海闊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