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瓶文化社長兼總編輯朱亞君 培育出版幼苗的播種者

0
291
2019陳栢青得到OPEN好書獎,朱亞君總編輯一同領獎(圖/朱亞君總編輯提供)

記者/王柏森

「如果我需要在墓碑上刻一個頭銜,那我會希望是總編輯。」寶瓶文化總編輯朱亞君一句話道出自己對編輯工作的執著。

朱亞君從事出版業工作數十年,她說,至今她都能深刻體會在出版業的日子沒有太平的一天,但這種不安穩的感覺,卻是她愛上出版的契機,因為這股刺激感能驅使著她向前邁進。

初次見到朱亞君,她手拿著寶瓶剛出版的作品《偽魚販指南》滿臉笑容,大力推薦作家林楷倫的首本散文作品,2年前林楷倫才漸漸開始在文學界展露頭角,喜歡挖掘新人的朱亞君提到他就像是看到寶一樣,直說:「你一看文字就知道這個人很酷,你想像的到一個在菜市場賣魚的魚販,他另一個身分其實是作家嗎 ?」

朱亞君好像擁有一雙鷹眼,總是能敏銳鎖定深具潛力的新作家。除了林楷倫外,《你好,我是接體員》的大師兄、《做工的人》林立青……她似乎能很準確的看出一個人潛藏的寫作才華,她也不藏私的直言,這是一種「書感」。就朱亞君的描述,「書感」是一種抽象的概念,是在閱讀一段故事時一種瞬間「被」震撼的感覺。

但「書感」可不是生來就有的天賦,她不像賭博一樣仰賴運氣,而是要經過無數的訓練、反思才得以成就這樣的眼界。「我檢討工作的時間,其實比我真正工作的時間多很多。」朱亞君早晨忙於出版社的事物,夜晚就像書蟲一樣,蠶食自己喜愛的書籍,再撰寫宣傳文分享到網路。

她時時檢討自己的決策,包括文章、想簽的新人作家、同業出版的書籍……她都仔細觀察,如此才鍛鍊出她引以為傲的「書感」。

朱亞君憑藉自己獨特的眼界,挖掘隱藏的瑰寶,不會因為來者是零經驗的新手而將他拒之門外,更不會因為職業貴賤而輕看一個人所蘊藏的才華。

像2018出版《你好,我是接體員》時,她說,第一次認識大師兄,當時大師兄在殯儀館還只是一位接體員,從事搬運遺體的工作,後來朱亞君決定出版《你好,我是接體員》。自從這本書問世後,就好像一瞬間翻轉了大師兄的人生。大師兄開始到校園、中途之家講述自己在殯儀館工作見到的生死感悟,甚至重新去攻讀研究所。而這本書,朱亞君說,她看到一個對生活幾近絕望的人,如何靠自己站起來,逆轉自己的人生。

為何她如此喜愛挖掘新作家,朱亞君認為,出版就像是一股洪流,編輯必須推陳出新,找到新的故事、議題、作家,才能不被環境淘汰。為了讓書界總是有不同的題材誕生,所以她一直嘗試在做市場的開發者,讓新的作家去吸引新世代的共鳴。

朱亞君致力於挖掘有故事的新人作家,圖為朱亞君參與作家黃益中的新書發表會。(圖/朱亞君總編輯提供)

「出版是一種前人種樹,後人乘涼的工作,就算會賠錢,我也非做不可。」朱亞君的一句話道出她的信念,必須培養出優秀的後輩,往後的世代才能看著他們的書長大。

也因如此,曾經朱亞君在寶瓶文化10週年的時候便決定做一票大的,一次性的推出6位新作家,而裡面竟有多達5位是首次推出處女作。

對各大通路來說,這6個作家能不能成功是個未知數。但她認為,「真正有能耐的人,往往更是時刻心裡有著別人。」能不能從中獲利並不是優先,而是出版業需要新血的加入。

朱亞君有如沙裡掏金一般的扶持新銳作家,相比金錢,更能讓她獲得滿足感。所以她努力的說服各大通路,從現在回頭看朱亞君當年種下的那6顆幼苗,有5顆正在出版界發光發熱,甚至有一兩個人可以說是蛻變成獨當一面的大樹。

扶持新人作家是朱亞君的信念,信念代表著不會改變的想法,但一件事卻差點讓她動搖了她的信念。

2020年,亞君找上當時常在網路上分享警察實務經驗的資深員警條子鴿,根據條子鴿過往的職場故事為主軸,出版《你所說的都將成為呈堂證供》一書。由於條子鴿在2021年捲入一場失言風波,而後經調查發現此事並非事實外,隨即牽扯出《你所說的都將成為呈堂證供》一書中的其他經歷也有杜撰嫌疑,連帶影響到寶瓶文化的商譽,寶瓶文化最終決定負起責任下架條子鴿的作品,並無條件接受讀者退書。

她說,雖然這件事讓她短暫懷疑過自己扶持新人的信念,但轉念一想,她並不會因為一件往事就不去接納其他的作家和職人,這樣不僅是在懲罰自己,更是在懲罰所有才華洋溢的新人。

「我能把這件事看成是在出版必須承擔的成本,我依然相信每一個走到我面前的作家依舊充滿善意。」要成就夢想與信念總是要付出努力與代價,朱亞君也欣然接受這次的不完美,但她並未打算停下,而是要隨著浪潮繼續前進,帶領寶瓶文化面對接續的挑戰,透過書籍發聲、接納新人,成為出版社中,聲量最大的存在。

我有話要說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