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許智捷
中天新聞社會中心主任周寬展在新聞媒體業深耕近15年,直到2020年中天關台事件發生,讓身為中天一員的他面臨職涯轉型的抉擇。他大膽提出製作網路節目的構想,從新聞現場走進攝影棚,成為中天首位網路節目主持人,更以《老Z調查線》在網路平台站穩腳步,為傳統媒體的數位化轉型開創嶄新的可能。
「正義也許會遲到,但永遠不會缺席。」這句話是《老Z調查線》節目開場白,更是周寬展想傳達給觀眾的信念。節目上侃侃而談的他,背後是累積多年的媒體經驗,尤其曾任社會記者,親歷無數案件現場,讓周寬展深知正義的實現需要時間與努力。他說:「這個理念正式網路節目《老Z調查線》的起點,透過深入剖析案件,呈現正義背後的等待與堅持。」他善用過往經歷與新聞洞察,娓娓道來案件真相與意義,再藉由節目傳遞正義的力量,觸動觀眾的心。
《老Z調查線》的節目製作周寬展親力親為,從選題、搜集資料、寫稿、出鏡解說,他都一手包辦,但正如許多人在新領域中摸索一樣,周寬展最初的網路頻道之路並不平坦。《老Z調查線》的首播收視數據僅有六千點閱,他也從未氣餒,而是決定轉用更靈活的方式吸引觀眾,並逐步找到網路節目的節奏。最終,點閱數一舉突破七十萬,他也感謝道:「其實公司給我們很大的自由,願意放手讓我們去做、去嘗試。」

在資訊爆炸的時代,無數事件容易被淹沒在網路的洪流中,周寬展透過《老Z調查線》,讓許多人第一次接觸到那些台灣被遺忘的故事,連身為主持人的他也被深深觸動,甚至改變自己的觀念、重新建立對人生的看法。他說:「我不僅是在製作節目,更是在書寫一段段時代的故事,感動他人,也感動自己。」
「跑社會線的人都比較真實、不虛偽、不婉轉,講話直率真心。」周寬展回憶道。擔任社會記者時,他經常與來自各界的人士接觸,透過親身的交流與採訪,更讓他深刻體會到案件背後的情感張力,也正是這些真實的互動和現場經歷,培養他對案件細節的敏銳度及對真相的執著,為《老Z調查線》的製作奠定堅實的基礎。
周寬展說:「當時沒有人認為中天會真的關台,直到發生的那一天,才意識到必須適應新的媒體環境。」這一路走來都是周寬展從未想過的,他也感激所經歷的一切。
如今,身份的轉換不僅是播報方式及平台上的轉變,連節目製作流程也大相徑庭。他坦言:「以前當記者時,是團隊合作完成一則新聞,但現在做節目主持人,幾乎是單打獨鬥,壓力非常大。」從在社會線耕耘多年,到成為中天網路節目主持人,周寬展在這條道路上始終勇往直前,不畏挑戰,成功在媒體變革中找到自己的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