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鈺茹、蕭卉妘
近年來,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備受關注,彩虹樹心理諮商師朱世宏表示,「心理假」政策推動後,就醫的大專生個案約不到兩成,校外諮商機構費用較高,因此,學生們多數會優先利用學校資源。此外,衛福部也提供「15-30歲年輕族群心理健康支持方案」,15至30歲的青少年,提供三次免費諮商,朱世宏表示,此政策使個案就醫意願提高,不過由於諮商療程大多為8至13次,因此效益仍不大。
大專院生罹患憂鬱症有五大主因,分別為:人際、家庭、經濟、未來與感情,尤其多數個案為多因子憂鬱症,症狀常伴隨著常見的睡眠困擾、體重變化以及性情大變等,朱世宏表示,就算有常見的特徵出現,但多數人罹患憂鬱症而不自知是常態,因此,他建議學校應注重學生們的身心健康,主動宣導心理諮商服務活動,以及落實心理衛教。
除此之外,朱世宏表示,憂鬱症的自殺會出現比較低風險的自殺時,例如:割腕、吞藥等行為,只是因為想要擺脫痛苦,並不是想要自殺,可當出現劇烈性的自殺方式,例如:跳樓、上吊等,多半代表著堅決的自殺意志,很難預防。
面對大學生罹患憂鬱症的人數逐年升高,朱世宏則以治療過的個案做為分享,有位學生因為罹患憂鬱症,選擇在休學期間進行心理諮商,直到經過三個月的輔導後學生才成功復學,在諮詢的過程當中,除了要反覆演練復學後會遇到的壓力,也從中培養學生產生更多的心理建設,降低學生在復學初期的不適應。
失眠成警訊
朱世宏也建議,「預防」重要,但也防不勝防,當作息非常不規律時,對生理、心理都是一種負擔,尤其當出現失眠時,就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警訊,特別是長達一個禮拜以上的失眠,因此當面對崩潰的事情,絕對不要吝於求助。
而大學生罹患憂鬱症除了需要進行藥物的治療,家人與學校的幫助也非常大,朱世宏提到,在人生的過程中,會遇到很多很劇烈且難以想像的變化及壓力,如果家長能夠以支持與尊重的心態陪伴孩子,是最好的;而學校方面則需要健全心輔相關系統,除了協助學生進行諮商外,也需要主動協辦活動,推廣心理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