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譚曉曼
銘傳大學影音新聞暨社群傳播學系於20日舉辦專題講座,邀請生活市集與松果購物行銷副理邱鈞彥到校分享數位行銷的日常,並利用自身經驗和實際案例,深入剖析數位行銷的運作模式。他強調,數位行銷精準鎖定目標客群的技能,在品牌行銷及社群經營中亦能提升流量和增加用戶黏著度。
講座內容涵蓋數位行銷架構、電商行銷及行銷主管的工作內容,逐步解析數位行銷的全貌,並說明如何透過CRM(客戶關係管理)、APP Push與LINE OA等數位工具優化使用者體驗。他以樂齡族群為例,需先定義樂齡族群的年齡範圍、興趣喜好與消費行為,並為進入與樂齡相關頁面的用戶貼上標籤,收集觀看記錄及瀏覽時長等數據,再進行集中推播,進而提升流量和增加黏著度。
他也分享如何運用Google Analytics 4進行內部監測,透過觀察不同渠道的流量、參與度、轉換率與業績等數據作出調整及優化。此外,他也提及,電商行銷的核心概念為「流量 x 轉換率 x 客單價 = 業績」,流量無論在哪個領域都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創造有效流量能提升用戶的活躍度。
同時,結合成長駭客(Growth Hacker)策略,包括搜尋引擎最佳、網站分析、內容行銷及 A/B 測試等技術,進行數據分析,不斷優化產品及用戶體驗。如蝦皮每天打卡領取獎勵和分享給好友的遊戲模組,以低成本的創新行銷手法,更容易被用戶分享到他們的社群媒體上,從而產生病毒式的傳播效應,推動使用者增長和提升回訪率。

邱鈞彥說:「小編要掌握流量,需要自己去更新和學習各大平臺的演算法。」除緊貼時事話題外,還能透過串聯和掌握演算法來獲取流量。例如,新聞媒體在經營Facebook時,選擇將外部連結放入留言區,是因應演算法的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