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填補港媒空白 梁嘉麗遠走海外成立《光傳媒》

0
151
《光傳媒》創辦人梁嘉麗 (圖/梁嘉麗提供)

記者/蘇琬淇

從業記者生涯近20年的香港蘋果日報記者梁嘉麗,因「反送中」事件,限縮了新聞自由,港媒開始自我審查,因此離開香港。她基於各方面的考量,選擇落地台灣,並於2023年3月創立《光傳媒》。

《光傳媒》內容主要以報導香港在地新聞為主,及港人會關注的台灣或國際議題新聞。梁嘉麗表示,希望透過媒體,可以做到一個互補的角色,從另一角度報導香港在地媒體現時因怕觸犯法律而不再報導的議題,填補香港媒體的一個空隙。

遠離香港後,梁嘉麗說,終於不再受白色恐怖影響,卸下包袱,不用再也擔心報導的議題。

如今在台灣,她說,「現在的自由環境之下,就是要主動做回以往作為專業記者該做的事,不要設自己紅線,不要自我審查,其他專業的操守還是要堅守,我現在也是會按照以前做新聞的方式去做。」

《光傳媒》成立初期,面對資源有限人手不足難以搜集資料等等各種難題,梁嘉麗坦言,「其實不夠的,但沒辦法,我們會在有限的資源裏盡做。」

除了資源運作上的問題,讀者同時成為《光傳媒》的一大挑戰。她表示,自香港實施「23」條後,政府在各方面進行自由打壓,讓讀者們擔憂訂閱後造成法律風險,導致訂閱明顯比之前下降,但人的恐懼還是會存在,這也是她們目前首要的問題。

為紀錄香港時代的崩壞,面對困境之下,梁嘉麗仍然選擇堅持寫下去,更要堅守《光傳媒》。

在成立《光傳媒》前,梁嘉麗曾經見證2021年香港蘋果日報發生高層大搜捕事件,梁嘉麗憶述當時身邊的同事突然之間遭受拘捕,此事也是她過往工作生涯內最深受打擊的一件事。她表示,她從沒想過報導新聞原來會犯法,媒體的噤聲,令她擔心社會只剩下一種聲音,擔心歷史會被刪除。

她說,「所謂的新聞自由其實是可以包含有一百種聲音,接納不同的意見,而不是把某種聲音噤聲或鎖死,這不是新聞自由。我們很常說,你可以不認同我們報導的內容,或者覺得我們寫得很差,但你不能讓我們這種聲音消失。」

在香港蘋果日報停辦後,梁嘉麗抱著試驗性質的心態,創立個人網頁成為獨立記者。但當時獨立記者在香港並不主流,前無太多借鑑,到處摸索成為她當時的心態。她憶述,「因為沒有這個傳統,他們沒辦法想像甚麼是獨立記者,當時我並沒有證明公信力,讓受訪者願意相信我是十分困難的事。在過程上也是需要花費一點時間令對方產生信仼,才願意接受訪問。」

她相信即使現在只是很零碎的報導,但聚沙成塔,日後或會是一種未知的力量,這也成為她創立《光傳媒》的動機。

梁嘉麗說,「新聞是紀錄歷史,就算沒人看,我覺得還是需要紀錄下來,讓大家知道事情的存在,這是我最大想繼續做新聞的意義。你當我不甘心也好,我覺得歷史不能那麼容易被洗白。」

從記者轉變為《光傳媒》創辦人並擔任總編輯,梁嘉麗表示,工作量比以往大大增加,所有事情變成需要靠自己一手包辦,又要扛起公司和同事的責任,憂慮公司的未來。

對於《光傳媒》的發展去向,梁嘉麗說,「我們始終是離散媒體,未來充滿太多未知數,我無法預料,也無法說走到多遠。」

對她而言,媒體已不再像昔日,是賺錢的工具或渠道,而是一條長線,紀錄整個歷史存在的意義,讓人知道事情的真相。

前路或許迷茫,或許會面臨更多的問題,但梁嘉麗依然保持樂觀心態,她說,「即使遇上最壞情況,也不要覺得天會塌下來,不要刻板。如果這條路不行就試別的,路是自己找的。除了對事情的堅持以外,要把自己放在願意冒險的位置,如果你害怕冒險,你就會永遠停滯在這。」

我有話要說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