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影音打破傳統新聞框架 追求曝光與跟進演算法為重點

0
317
媒體不再以傳統新聞價值為主要考量,配合演算法推出適合的內容才是主要目標。(圖/擷取自三立新聞網IG)

記者/胡正初、吳冠廷、賀培晏

為吸引不同平台的讀者群,新聞媒體製作短影音不再以傳統新聞價值為主要考量,配合演算法推出適合的內容才是主要目標,世新大學數媒系兼任助理教授李珉愷表示,新聞媒體發佈大量短影音也是不得不的選擇,社群經營必須跟著演算法、平台指標,才能保持良好的觸及。

三立新聞網社群中心總監蘇欣偉表示,媒體使用(Reels)考量主要在於影片觸及率高,又較一般模式影片觸及率高利於傳閱,比一般PC或電視更容易與受眾接觸,自然增加互動以及推廣品牌的機率,增加曝光的機率自然也就能開拓新的粉絲以及增加黏著度。

根據統計,Z世代(20歲以下)注意力僅能持續5-6秒,新聞媒體面對也只能做出改變,打破傳統新聞框架,並不代表新聞從此失去價值,而是依照不同平台而有不同經營策略,蘇欣偉表示,短影音的製作,風格素材與一般影片有所不同,也會依素材內容決定是否使用短影音格式,而非先決定使用短影音格式再進行壓縮。

對於Reels比較大挑戰,他表示,最難在於連續短片是直立式影音,因此在拍攝及剪輯過程中,與一般橫式影音的製作就完全不同,過廣或過遠的素材均不利於連續短片,影片節奏也趨向較快或是有章節性的敘事過程,風格素材與一般影片迥然不同。

短影音是否會導致新聞內容遭到犧牲,李珉愷認為,短影音的崛起是對新聞媒體的挑戰,過去影音製作習慣在一支新聞影音中講完所有故事,現在要如何更濃縮在更短秒數的影音中完成,讓每一論點在有限的短秒數內「說故事」。

在題材上,蘇欣偉說,短影音的內容取材有很多不同面向,例如最新發生的新聞事件關鍵畫面(時效性)、新聞人物重要訪問(重要性)以及具有讓人分享特性的趣味影片(趣味性),因此在取材的方向是多元的,唯一不適合的大概就是一分鐘到一分半鐘仍無法呈現的內容(例如一場課程)或是緩慢發展的素材(例如沒有加速的夕陽下山畫面),都有可能因為題材過長無法精簡而不適合連續短片的製作。

短影音是新媒體趨勢,無法避免也不可逃避,李珉愷認為,媒體因應趨勢製作短影音,不只是因應平台的演算法,同時也是回應閱聽眾碎片化的閱聽習慣,面對媒體在數位時代的劇變,固守不變,就等著被淘汰。

蘇欣偉則說,媒體經營影音的目的不外乎兩種,一種是帶來的流量,一種是影片的分潤,如果平台讓其中一個功能能呈現正向發展,媒體就會繼續使用這項產品來營運內容,端視於短影音的成效未來是否會繼續帶來好的效果,將會視表現的績效來隨時調整策略。

我有話要說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