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新聞日益普及 多數科學雜誌轉向經營媒體

0
112
科技媒體中心於21日舉辦講座。(圖/張舒涵攝)

記者/張舒涵

科學新聞日益普及,在多數人都選擇使用網路媒體獲取信息情況下,紙本雜誌如何在大環境生存下去,科學人雜誌編輯張孟媛表示,不少科學雜誌已轉型成電子媒體,單純做紙本的已經少之又少,只能到處演講或宣傳,創立粉絲專頁來行銷自己。

新興科技媒體中心21日舉辦「2020台灣民眾科學媒體素養與科學新聞感知論壇」其中最新民調顯示,有60%的民眾使用網路、30%的民眾觀看電視獲取科學知識,其中使用網路的多為50歲以下的民眾。結果證實台灣民眾不同世代之間,習慣使用的媒體已不相同,且不同族群的科學媒體素養能力與查證資訊的行動力顯著相關。

科學新聞從1895的美國開始興起,甚至有專業的科學記者,從紙本報導到週刊再到月刊,越來越多人在關注科學新聞。但隨著網路平台興起,不少科學紙本雜誌無法因應時代變化而停刊或倒閉。

科學人雜誌編輯張孟媛講述科學雜誌的變化。(圖/張舒涵攝)

網路媒體使得科學變的普及,泛科學總編輯雷雅淇表示,社群平台通常會以短影片或是網路闢謠等呈現科普,議題也會選擇與生活或時事相關,為的就是讓民眾得生活更貼近科學。對於新媒體興起,科普型態日趨多元,她也表示,很多人出來一起做這件事情、可以讓我們感受到科學新聞是重要的,民眾是願意去了解的。

泛科學總編輯雷雅淇說明網路對科學傳播的影響。(圖/張舒涵攝)

雷雅淇說:「我們都曾經被科學感動過,都覺得探索宇宙的邊界和探索人類是非常浪漫的,很多時候我們都還不了解原因是什麼,能夠參與這樣的進程,我覺得儘管科學傳播的路徑有變,但追求真相的理念是不變的。」

科學很重要同時也無法離開這個世界,不只政治及社會新聞,媒體也必須扮演好科學的傳播者,才能使民眾認為科學是重要且生活化的。

我有話要說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