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國際展現世界觀 專題記者相振為:事前作業很重要

0
633
相振為《史上最大‧漂日行動》獲2020卓越新聞國際新聞獎。

記者/徐敬璇

三立《消失的國界》專題記者相振為,在受訪時穿著一身便衣,什麼問題都能信手拈來侃侃而談,說話語速之快,聽起來就像報導新聞一般,是位十足十的新聞人。

身為《消失的國界》記者,相振為足跡踏遍各大洲,將世界觀帶回給觀眾。相振為的報導角度完整深入,具參考價值,因此他的作品《史上最大‧漂日行動》在2020年獲卓越新聞獎。

相振為還在就讀輔大新聞系時,便投身電視台當編輯助理,看得出他對新聞的熱忱,畢業後便轉任記者,至今已有12年採訪經歷。

這12年中,他印象最深的是擔任政治軍事記者的那段時間,因為他從中找到了自己的價值。他回憶說,那時的他除每日基本新聞製作外,也曾有登上美國航空母艦的特別經驗。但當時他意識到,就算採訪到這種獨家新聞,也無法讓他從人員飽和的政治軍事線中脫穎而出,甚至還被稱作「誰誰誰2.0」。

為了凸顯個人特色,他決定朝台灣較少報導的國際軍事線發展,爭取許多出席國際場合與外媒互動的機會,包含川金會、文金會、馬來西亞大選、韓戰停戰週年等國際大事。由於政治軍事的活動消息充滿不確定性,相振為只能從每次的任務中不斷吸取經驗,利用採訪前多籌畫幾個備案,來消化突發狀況。他說,這些經歷讓他更注重「事前準備」,在每次採訪前都會做足功課。這也造就他現在面對變數仍能冷靜快速處理的功力,製作專題得心應手。

相振為有豐富的國際採訪經驗,圖為相振為(左)與美國在台協會處長(右)合影。

相振為擔任《消失的國界》專題記者後,每個月至少要處理一篇專題。關於專題的規劃,相振為表示,會用一個月的時間組織議題,架構完整的正反面討論空間,將事件濃縮為5到8分鐘的新聞。

為了發想主題,每日清晨翻看報紙、雜誌是基本功,相振為平日裡也會從網路媒體上蒐集資料,看到有興趣的議題就「存檔」,增加素材庫存。不過台灣所能查到的資料,通常只是純粹的翻譯報導,因此相振為說,他還會將歐洲、美國等外國論文當作主要的資訊來源,幫助解讀事件完整的全貌。令他訝異的是,有次在準備循環經濟專題時,居然需要查到1997年的論文文章,才能勾勒出大概的發展脈絡。

在整個製作專題的繁複作業中,相振為認為,最棘手的部分非採訪莫屬。像是拍攝《史上最大‧漂日行動》,他與攝影搭當在三天之內把所有行程跑完,還因為受訪者放鳥、拒絕回答,必須在有限的時間內想出其他備案,經過各種突發狀況洗禮,才能產出新聞報導。

他說,有時候受訪者的「不方便回覆」,也是一種答案,遇到瓶頸時不妨換個角度問問題。

除了去年獲獎的《史上最大‧漂日行動》外,相振為說,其實他更喜歡另一篇專題-《脫港者・無根抗爭的戰記》,他希望藉由脫港事件紀錄,喚起人們對難民法修法的議題關注。

回想當時拍攝《脫港者・無根抗爭的戰記》,他說,為保護受訪者的人身安全,新聞只能以匿名和變音的方式呈現,有位受訪者的經歷甚至讓他在訪問中忍不住落淚,畫面雖然比較單調,卻深切表達出脫港者的哀痛。因此這篇專題沒有得獎,成了他2020年感到最可惜的事。

相振為熱愛新聞,也很重視自己的新聞。他回憶道,曾經在新聞播出後,本想將作品分享給親友,卻發現忙碌整天的新聞居然成為一條無效連結,查找無果。後來才知道,是因為政治因素被高層下架。感受到不被尊重的他,最後選擇用辭職捍衛自己的權利。從這件事中便可以看出相振為對新聞的執著。

為了讓更多人看見國際現況,他期許自己每一篇花心血製作、有意義的作品都能有機會獲獎,並考慮創辦個人Podcast頻道,分享國際與政治的觀點,持續帶給觀眾不一樣的世界觀。

我有話要說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