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媒介敘事力的重要性 帶領讀者整合內容與思考

0
540
「傳播敘事與閱聽人之融合應用與發展」主持人、評論人及發表人留念合影。(圖/王可岑)

記者/王可岑

2020中華傳播學會年會「跨界融合傳播研究新典範」,其中一場學術研討以「傳播敘事與閱聽人之融合應用與發展」為主題,邀請政治大學傳播學院特聘教授徐美苓作為主持人,而政治大學傳播學院教授臧國仁、銘傳大學新聞學系教授賴玉釵及政治大學傳播學院研究生呂俊葳發表學術論文,發表人剛好貫穿三個世代,讓徐美苓表示相當期待。

政治大學傳播學院教授臧國仁發表論文,以《如何寫的有「人味兒」:有關「敘事論」之初探》為名,開頭舉例徐若瑄曾在自己的碩士論文中,以自己為例的第一人稱事件探討,更說明這種方式是小說體寫作方式。而他認為,對學術初學者而言,如何培養寫作能力是敘事論文的首要之路,重要性不亞於研究方法、內容分析等。

銘傳大學新聞學系教授賴玉釵以《閱聽人跨媒介詮釋自然書寫「圖像化」交流基礎及歷程初探:以《法布爾昆蟲記》及改編範本為例》,擅長圖像化敘事整合的賴玉釵,在此論文更找上昆蟲系的學生一起加入研究,完整詮釋昆蟲生物上的專有名詞和特徵。她認為,跨文化的概念是值得探索的內容,也能幫助在地文化整合。

政治大學傳播學院研究生呂俊葳以《童年電影之類型、敘事理論初探:以《爸媽不在家》、《只要我長大》為例》,他認為兒童電影和童年電影是不一樣的內容,並不是童年電影就是給小朋友看的內容。而童年電影也不是一個完整的電影類型,若能和其他類型交流,說不定也能比得上藝術電影,也是呂俊葳現在正努力研究的內容。

評論人政治大學傳播學院教授王石番教授坦言,其實是在年會前三天才受邀擔任評論人。對於三篇發表的論文,王石番也給出許多意見與想法討論,但都給予高度的評價。事實上,臧國仁在學術界也佔有一席之地,而徐美苓也表示,希望臧國任可以出學術教育的課程,讓投入學術者能有更充分的學習。

我有話要說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