銘傳大學兩岸交流講座 張麗君談「NPO的社會福利實踐與影響力」

0
156
法鼓山人文社會基金會顧問張麗君獲邀至銘傳大學,與陸生分享非營利組織的社會福利實踐及影響。(圖/周子怡攝)

記者/周子怡

銘傳大學兩岸大眾傳播學生交流活動熱烈展開,於16日上午邀請法鼓山人文社會基金會顧問張麗君進行專題講座,與來自中國的交流學生分享台灣非營利組織的社會福利實踐及影響力。她強調,非營利組織的活動應以社會貢獻為核心,進而促進社會福利。

張麗君指出,台灣非營利組織(Non-Profit Organization,縮寫NPO)整合民間資源與志工力量,在20世紀晚期迅速成長,且以靈活的組織與有效的方式,在提倡人權、環保、兩性平權、人道救援等議題上扮演著日益重要的角色,並以實踐社會福利為目標,期望在國內外事務中發揮影響力。

她也舉例,在賀伯颱風於1996年重創台灣後,慈濟基金會的證嚴法師提出「社區志工」的服務概念,推動以鄰里為單位的訪視關懷模式,使社區間的居民能夠及時獲得關懷,並激勵居民踴躍加入志工行列,參與掃街、資源回收、關懷老人、照料貧困戶等自願工作。

此外,慈濟基金會還舉辦婦女與親子成長班、健康照護、茶會等社區關懷活動,進一步將NGO的影響力擴展到鄰里間,凝聚社區民眾的情感與力量。

來台交換的陸生們踴躍向講師提出自身疑問(圖/周子怡攝)

北京師範大學研究生高尚也對演講內容提出疑問:「以宗教為名的非營利組織是否會有傳教的疑慮?」張麗君說明,非營利組織的活動以社會貢獻為核心,並不會對外進行傳教或推銷,更強調組織的目標為促進社會福利,「創造一個更美好的世界,而非以宗教化的方式進行。」最後,張麗君激勵學生們思考如何在社會中發揮正面影響。

我有話要說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