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林芷伃
「大吉大利!步步高升!」百齡國小教室裡傳來陣陣歡呼聲,孩子們興奮地用筷子拌起五彩繽紛的食材,體驗馬來西亞獨特的新春習俗「撈生」。這場由銘傳大學傳播學院USR與百齡國小攜手舉辦的「馬來西亞風情文化交流」活動,不僅讓孩子們學習異國文化,更在互動與遊戲中感受跨文化的樂趣。

活動中,由來自馬來西亞的銘傳大學學生林樂欣擔任授課講師。她首先向孩子們提問:「有沒有小朋友去過馬來西亞?」一名小朋友興奮回應:「老師,我爸爸有去過!」藉由這樣的互動,孩子們開始對這個東南亞國家產生濃厚興趣。
林樂欣進一步介紹馬來西亞的三大民族,馬來人、華人、印度人,並詢問小朋友:「你們覺得這三個民族有什麼不同呢?」孩子們紛紛舉手搶答:「皮膚顏色不一樣」、「穿的衣服不同」!現場討論熱烈,孩子們的觀察力令人驚艷。為了讓大家更直觀地理解文化差異,銘傳大學的學生們上台示範了三大民族的打招呼方式,讓孩子們透過親身體驗來學習文化禮儀。
在介紹馬來西亞的新年習俗時,學生們與孩子們分享台灣的過年文化,並問道:「過年的時候,你們最期待什麼?」小朋友立刻異口同聲地回答:「領紅包!」隨即又有人大喊:「但紅包都被爸爸拿走了!」童言童語逗樂了全場,讓活動現場充滿笑聲,也讓學生們意識到,不論哪個國家,過年的「紅包」都是孩子們最期待的部分。
活動進行中,一場意外的小插曲成為寶貴的機會教育。當學生們展示馬來西亞傳統服飾時,有小朋友驚訝地發現圖片中的人物「多了一隻手」,現場瞬間響起驚呼聲。傳播學院老師邱郁姿趁機向孩子們解釋:「這張圖是用AI技術生成的,AI有時候會出錯,所以我們在使用網路資訊時,也要學會判斷真假。」這段臨場教育,不僅讓孩子們學到了文化知識,也建立了對數位媒體的基本辨識能力。

除了視覺與互動體驗,活動最後還安排了手作課程,孩子們親手製作馬來西亞的傳統美食「馬來粽」的紙藝作品,並在作品背後寫下自己的心願。「我希望考試都考100分」、「希望家人身體健康」!孩子們透過簡單的創作,表達自己的夢想與祝福,為這場文化交流活動畫下溫馨的句點。

此次銘傳大學與百齡國小的文化交流活動,透過多元互動與遊戲,讓孩子們深入了解馬來西亞的傳統與文化。從熱鬧的「撈生」體驗到有趣的民族互動,再到紅包文化與科技思辨,孩子們不僅學到了異國文化,也拓展了對世界的視野。未來,銘傳大學廣銷系將持續推動文化交流計畫,讓更多孩子有機會接觸不同文化,培養國際觀與跨文化理解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