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呂妍熹
TVBS主播黃星樺於22日獲邀出席銘傳大學影音新聞暨社群傳播學系的口語表達與播報課程進行演講,分享主播實務經驗與媒體觀察。黃星樺表示,說話是傳遞觀點的開始,新聞工作者的任務不只是播報,更是幫助觀眾理解事件的全貌,新聞工作需要的不只是口條,還有責任感與現場的判斷力。
隨著科技與技術的進步,閱聽眾接收資訊的管道愈趨多元,黃星樺指出,新聞現場節奏愈來愈快,主播與記者必須在短時間內統整資訊、辨別事實、組織語言,並以清楚、沉穩的語氣傳遞出去,而對世界理解得越多,就越能說出有份量的話。

講座中也設計實作活動,讓學生模擬即時新聞連線,需在90秒內完成現場口語播報。黃星樺表示,這樣的練習不只是訓練說話,更是幫助學生站在記者的視角,快速整合資訊並沉著應對鏡頭,體會新聞現場的壓力與節奏。
面對生成式AI帶來的變革,黃星樺也分享對媒體未來的觀察。她說:「科技可以提升效率,但內容的核心仍是人的觀察與思辨,不論是主播還是記者,最終都必須為自己說出口的每一句話負責。」對她而言,AI雖然可以協助資料整理與初步內容生成,但無法取代記者對議題的理解力與新聞價值的判斷。
此外,她也指出,在資訊爆炸的時代,觀眾對媒體的信任正在下降,越多人質疑新聞是真是假,記者就越要謹慎,因為記者做的每個選擇,都可能影響觀眾對世界的理解。
最後,黃星樺也勉勵同學,平時可以多訓練語言組織與臨場反應,培養新聞現場的應變力,新聞是面對人的工作,持續發問、學習、對真實保持好奇,就永遠有機會讓世界聽見你的聲音,並且不要畏懼媒體工作的挑戰,應該主動觀察世界、培養深度思考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