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淑祥:好作品在太多政治口水之下

0
354
阮淑祥(圖/蕭羽秀)

記者/蕭羽秀

TVBS信望愛永續基金會執行長阮淑祥27日參加「2020環境變遷與生態之媒體傳播策略論壇」。她以「生態文明與建設新聞」進行演講,她認為,氣候變遷報導最實際面上,點閱率或收視率趕不上聳動標題的即時新聞。

阮淑祥27日參加2020環境變遷與生態之媒體傳播策略論壇轉題演講。(圖/蕭羽秀)

阮淑祥在演講中提出氣候變遷報導媒體經營面的四大挑戰。她說,市場回饋上,點閱率或收視率可能趕不上聳動標題的即時新聞,而這樣的問題讀者也需要一起承擔這樣的後果。其二,媒體經營者,對氣候變遷的認知與立場不同,即時新聞一天可以出好幾則報導,但有份量的報導需要花上一年製作時間,對編輯台而言會造成壓力;此外,廣告營收,大部分媒體廣告大都來自石化、汽車、製造、等交通行業,太多環境議題,會造成廣告營收大幅減少。

最後第四大挑戰,她則指出,國家政策的影響力,國家是否有立即或直接受到全球暖化的影響,例如帛琉,便是從國家開始重視,媒體就會做很多報導,但台灣對於「氣候變遷」的反應與政策就太慢,政府不重視的情況下,媒體要如何重視。

採訪製作面挑戰也包括,時間壓力、平衡報導、深度不足、記者素養、拍攝困難五大困難。阮淑祥說,記者如果不夠資深,沒有跨領域,做起環境議題或是氣候變遷議題,導致深度不夠,多數記者出自社會學科,要解讀科學或數據化便有很大的障礙,因此很多記者認為這樣報導的門檻很高,就會挑容易的做,也就是無腦新聞,政治口水、名人八卦,最容易報導且點閱率高。

在氣候變遷報導難度上,她表示,因為氣候變遷畫面非常難取得,要長時間駐點,才能看到變化,或者去到很遠的地方才能拍攝到畫面,非常耗費金錢與人力,基於上述這些問題,因此國內媒體所使用的都是外電,國內太少人能夠負擔龐大的金錢與人力,讓記者長期去做一個環境變遷的新聞,所以關於氣候變遷新聞通常都非常表面化膚淺化。

最後阮淑祥表示,許多永續報導獎歷屆得獎作品,都是非常好的作品,媒體、學生都很願意做,也找到解決方法,只是埋在太多政治口水之下了。

我有話要說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