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啟示錄》主持兼製作人洪培翔:做節目就像做記錄

0
1452
《台灣啟示錄》的主持人兼製作人洪培翔(圖/洪培翔提供)

記者/劉懷襄

自信的眼眸、沉穩的語調、清晰的咬字,這是節目《台灣啟示錄》主持人洪培翔一貫的作風,他不疾不徐地引領觀眾進入一則又一則的故事情境,沉浸在他精心營造的氛圍裡。然而,卸去主持人的身份,洪培翔同時也擔綱節目製作人的幕後推手。

《台灣啟示錄》至今已播出15年、錄製近兩千集,已形成一股影響力,而他認為受訪者帶給他影響十分龐大。洪培翔坦然地說:「我覺得在面對每一位受訪者的時候,他們就是一座智慧的寶庫,我能夠挖掘多少、吸收多少,其實我也在學習。」

尤其《台灣啟示錄》探討的題材十分廣泛,從名人的成長歷程、著名的社會案件及熱門時事話題,都能挖掘出箇中妙趣。其中,也不乏以「無名英雄」作為主軸。洪培翔認為,製作節目就如同在記錄故事,許多感人的事蹟不應被時間埋沒。

他也期待觀眾能夠透過節目對人性的刻劃,了解珍貴的人格和偉大情操是真實存在的,給人們樹立正面、良善的典範。倘若有閱聽眾從某一位受訪者的言論中得到啟迪,並影響到未來人生階段的決定。洪培翔堅定地說:「這是我們做這個節目最有意義的地方。」

其中節目也曾探究過死刑犯、十大槍擊要犯的故事,為避免模糊焦點進而產生模仿效應,節目製作的尺度相當嚴謹。洪培翔表示,探討犯人的個人故事是其次,主要是希望透過案例激發觀眾思考他們誤入歧途的原因,不僅可能突顯是時代背景所造成的,更是顯露出社會安全網的不足,若人們無法從案件的教訓中檢討,悲劇很有可能再度重演。

洪培翔說:「新聞節目除了要監督政府,我們還肩負著教育的社會責任。」讓民眾能夠以正確角度看待社會案件,了解作奸犯科之人終將自食惡果、付出代價,是《台灣啟示錄》的節目宗旨。

除此之外,他也曾經歷許多人的夢想,擔任過記者、主播、主持人、製作人這四種不同的角色。洪培翔對傳媒的堅持與熱愛,註定讓他在不同的身份都能闖出不凡的成就。

洪培翔曾於2003年二次波灣戰爭時前往伊拉克採訪。(圖/洪培翔提供)

憶起擔任記者時發生的點滴,洪培翔娓娓道來他印象最深刻的採訪經歷。2003年二次波灣戰爭爆發,他前往戰區伊拉克採訪戰事。有別於過去在電視機前看到的畫面,親眼目睹真實又無情的戰火讓他感到十分震撼。他回想起那段過往仍心有餘悸地說:「直到回到約旦邊境,我回頭一望,我才覺得,天啊!這條命好像是撿回來的。」身為記者想捕捉第一線畫面的熱忱,讓洪培翔幾乎忘了戰地的危險,直到現在他仍然記憶猶新。

記者的工作內容,為他奠定厚實的文字基礎。起初,洪培翔是社會線記者,必須到事件現場採訪,同時還得應付各種突發狀況。他表示,雖然產製新聞的時間相當緊湊,但卻使他鍛鍊出在短時間內掌握重點,並濃縮成簡單扼要新聞報導的重要能力。這也是洪培翔能夠編排出兼具邏輯性及吸引力的《台灣啟示錄》原因所在。

洪培翔從擔任主播中學習到的技巧,也讓他在主持方面更上層樓。過去在播報Live新聞時,由於沒有犯錯的機會,他將自己的專注度調整至最佳狀態,也藉此培養清晰的口語表達,而即時播報經驗,讓他在預錄節目的主持準備更完善。洪培翔認為,雖然乍看之下是截然不同的工作定位,但彼此間環環相扣,互相影響,因為成功並非一蹴可幾,而是多年累積的經驗和努力的成果。

汲取過去經驗並精進自己,每一階段對洪培翔而言都彌足珍貴,因為他不願錯過任何進步的機會,也不後悔曾經做過的任何決定,這樣的特質也是他極具魅力之處。

回顧這些年製作的《台灣啟示錄》,洪培翔藉由不斷接觸不同領域的主題,不但開拓自己的視野、更富同理心,在未來也將製作出更有溫度的報導,而探討不同角度、多元題材的《台灣啟示錄》也持續發掘,扮演記錄更多牽動社會的重要角色。

我有話要說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