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周刊》主筆鄭郁萌談人物專訪 著重「五力」

0
257
《商周》主筆鄭郁萌在卓新沙龍分享人物採訪的情與境。(圖/戴懿珍攝)

記者/戴懿珍

在第21屆卓越新聞獎中拿下特寫新聞獎的《商業周刊》主筆鄭郁萌,5月31日在卓新沙龍分享人物採訪的情與境,她說,讀者的專注力只有約30秒,記者要在300字內把開頭寫好,才能讓讀者願意看下去。

鄭郁萌說,寫人物專訪就像談一場戀愛,會想知道對方所有的事情,也會對他有一些懷疑,但記者依然要記得自己的身份,保持距離,客觀的做報導。

其次則是要「寫你口」,她說,當初進入傳媒時的第一條守則,就是寫的東西要讓國中生都看得懂,直接引述的內容也要像「人話」,不能過度文言,可以把自己的句子唸一次,檢視是否通順。

擅長人物專訪報導的鄭郁萌認為,人物寫作有「五力」,分別為資料力、架構力、溝通力、寫作力以及知識力。

她補充,資料力又細分成「影、音、文、側」4大類,搜尋受訪者曾受訪的影片、podcast、報導做功課,以及找受訪者身邊客觀的第三方側訪,都有助於更了解受訪者。

搭配五力,鄭郁萌分享人物專訪的種種「眉角」,她說,訪綱是給受訪者的「未見面禮」,也是記者最基礎的工作,透過訪綱能讓受訪者知道記者對他的了解多深、做了多少功課,切忌流水帳式的提問,要針對已知的資料延伸訪題。

除了事前列的訪綱,訪問過程更是不能馬虎,她說:「真正的訪問是在你碰到他的那一瞬間就開始了」,透過當面觀察受訪者及訪問前的閒聊,不只能緩解氣氛,更能深入了解受訪者的個性,這些細節就是讓記者寫出的內容與眾不同的關鍵。

鄭郁萌的提問技巧是由淺入深、敏感的問題最後問,她說:「採訪其實是一個有目的性的合作。」記者的目的就是寫稿,要多問為什麼、發生什麼事;另外也要避免「提問地雷」,敏感性問題如果一定要問,也要放在最後問,否則若是受訪者因此拒訪,其他訪題也無法得到回覆。

談到撰寫人物專訪時常見的錯誤,她說,稿子通常都不是不夠長,而是不夠短,記者採訪了許多內容,若是把所有內容都寫上去,看起來會非常凌亂,要能「斷捨離」,挑出其中最珍貴的「珍珠」串在一起,才是一篇好的人物報導。

我有話要說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