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刊編集》嘖嘖線上平台募資 盼創造新世代報紙

0
442
《週刊編集》嘗試以「報紙」的形式,帶給現代人一份重新認識世界的刊物。(圖、文/陳柏璇)

記者/陳柏璇

台灣《大誌》雜誌於2010年四月發行至今已邁入第八個年頭,而《大誌》創辦人李取中在去年籌辦了「編集者新聞社」,並於同年六月首次發行《週刊編集》,目前正透過嘖嘖zeczec線上集資平台,邀請讀者訂閱。想要藉由「報紙」媒介,在資訊爆炸的世代下,帶給現代人一份重新認識世界的閱讀刊物。

在數位化時代下,資訊取得變得十分輕易,現代人也多在在行動裝置上觀看文章,越來越少有閱讀報紙的習慣,李取中提到,數位與紙本兩種不同的媒介形式有各自與讀者溝通的方式與閱讀情境,兩者都是與讀者取得聯繫的重要管道,過往的紙本媒介只需要做一個傳遞訊息的角色就夠了,現在的《週刊編集》想做的是傳遞某些價值觀,《週刊編集》也在為讀者蒐集、整理、編輯感興趣的內容上扮演重要的角色。

《週刊編集》於嘖嘖zeczec線上集資平台上依照不同人數為一組,推出不一樣的訂閱優惠方案,與《大誌》街頭零售的販賣方式不同,希望利用訂閱戶建立穩定的商業結構,李取中指出,《週刊編集》是屬於偏向新聞性質的媒體,藉由訂閱的方式雖然困難但對於長期發展是有幫助的經營方式。

現在《週刊編集》是以月刊式發行,與《大誌》相同,除了在內容乘載量上是比《大誌》多出一倍之外,內容較難區隔兩者的不同,但李取中表示,不同的媒介形式會讓讀者有不一樣的閱讀體驗,《週刊編集》所涵蓋的內容廣度與深度更大,未來若將《週刊編集》變成雙週發行,對比會更明顯。

李取中也提及,取材方向在嚴肅的新聞上會更加著墨之外,同時加入許多軟性部分,包含食譜、外稿作者、《衛報》、《紐約時報》等的文章,也會因為是每兩週發行,需要與世界脈動更貼近一些、多一些時事性的文章,比起月刊式發行有很大的不同。

李取中認為台灣的媒體還有可以發展的空間,而決定出刊《週刊編集》。(圖、文/陳柏璇)

對於未來規畫,李取中認為,在現今生活中大眾接觸到很多類型的媒體,也反映著這個世代讀者的需求,今後《週刊編集》也會積極拓展通路及贈刊推廣,期待這份屬於新世代的報紙能夠分享並吸引更多人訂閱,成為《週刊編集》的讀者。

我有話要說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