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電信基金會經理張嘉芳:過去的一切成就未來的自己

0
489
張嘉芳在中華電信主要從事的是企劃相關工作。(圖/李佳蕙 攝影)

記者/李佳蕙

中華電信基金會經理張嘉芳,畢業於銘傳大學大傳系。她說,曾經以爲會一直從事廣播業,卻因廣播業的沒落,最終離開廣播到中華電信基金會做縮小數位落差的工作,在這15年間,至今已有80多個服務社區需要她去關心需求及發展。

張嘉芳表示,當初選擇銘傳大學大傳系,是以廣播業作爲終生目標,雖然最後還是離開了廣播,讓她有點遺憾,但是她並不後悔當初的選擇。

15年前轉到中華電信基金會後,雖然從事的是服務社區溝通及制定相應企劃案,但她發現,在銘傳學到的知識,和畢業後在廣播業工作的經驗一直陪伴自身,像是在基金會寫新聞稿、「數位好厝邊」合作夥伴溝通,或是做社區企劃時,過去學到的都會在一舉一動間慢慢滲透出來。她認爲,不必對過去的選擇後悔,因爲過去的一切將成就未來的自己。

張嘉芳說,「我對於工作其實有一種使命感。」有些夥伴也許喜歡新鮮感喜歡挑戰所以經常跳槽,但她的性格更爲沉穩,喜歡有始有終,因此,ET FM要閉台時,她決定要做到最後離開,她還開玩笑説:「我不小心把人家電台做倒了。」

她回憶說,當年在學校畢業後,她先後進入台北之音和東森廣播電臺,見證廣播業的蓬勃發展,但隨著廣播業的起起落落,當時東森電視公司最終決定關閉電台,花費更多心力在電視媒體和購物頻道上,她並沒有選擇在廣播業沒落的時候離開,而是在電台徹底關閉后才選擇加入電信基金會,貫徹了她對於工作的使命感。

「數位好厝邊」是張嘉芳負責的項目之一。(圖/李佳蕙 攝影)

一個是廣播,一個是基金會,她説,比起媒體工作,非盈利性的組織工作會更加平淡,帶來的價值也不同,媒體類工作讓她覺得自己是歷史的見證者,有機會見證很多歷史上的大事。而基金會的工作讓她有機會繞著台灣跑,認識很多以前沒機會去接觸的人,可能是農夫,也可能是教會中的牧師。

她發現,這麽多不同樣貌的人,都在各自的領域努力,並且從別人的生活中,更加提醒自己應該珍惜身邊的人和事。基金會合作夥伴是永久的合作關係,長時間的陪伴下,這些人已經不僅僅是她的工作夥伴,還是她生活中的朋友。

能夠有這麽多朋友,得益於張嘉芳親和的個性,基金會是一個十人小團隊,並沒有傳統企業體系中常見的上下級關係。她認爲,自己雖然掛了經理職位,卻只可以説是一個比較老的基金會同仁,大家是一個平等的關係。她說,只要她還有餘力就會伸出一隻手去幫助其他人,她很樂於提供給同仁們工作上或是精神上的協助。

要學會借用身邊人的力量,張嘉芳强調。「雖然前輩已經基本畢業了,但現在的後輩思維更多元、更跳躍,能幫助我打開我比較窄的思維。」面對工作中遇到的困難,她不會把獨自承擔作爲首要選擇,就算依靠自身沒有辦法突破,也會藉助其他夥伴的幫助,一起思考一起討論,跳出思維上的局限。

我有話要說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