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報》派記者前往波蘭深入烏邊境

0
622
《上報》記者楊毅及影音記者沈粲家是最早一批進入現場的台灣採訪團隊(圖∕截取自上報官網)

記者∕詹景涵

俄烏戰爭爆發至今,台灣新聞媒體多數仍依賴外電取得相關消息。在變化莫測的戰事之下,《上報》記者楊毅及影音記者沈粲家成為最早一批進入現場的台灣採訪團隊,兩人抵達烏克蘭鄰國波蘭後,一路向東往烏克蘭邊境挺進,5日在波蘭發表第一則新聞,並沿途進行採訪紀實,為台灣民眾帶回俄烏衝突的最新即時資訊。

《上報》推出烏克蘭抗俄系列報導(圖∕截取自上報官網)

楊毅及沈粲家接受《銘報》訪問時表示,《上報》原先就十分重視國際議題,其實早在戰事爆發前就有陸續做相關規劃。而面對俄烏戰爭,目前台媒大多以外國媒體作為主要資訊來源,他們認為若是有機會從台灣本身的觀點角度看待這起國際事件,會是一件好事,並且也希望能有始有終地完成答應下來的採訪任務,於是便決定在正式開戰後出發前往現場。

飛抵波蘭後,兩位記者雖有大略的行程安排,但計畫趕不上變化,仍需視情況隨時做調整。楊毅表示,他們會在巴士轉運站或安置點等地方接收到原先並不知曉的行動,也會與各式的人際網路產生交集,透過這樣的方式一層層逐步得知更多資訊。

沈粲家則說,遇到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結果,假如遇見一個熟邊境的民眾,或有另一組記者準備進入烏克蘭,也許就可以拜託對方帶著他們共同前往,進行深入採訪。

從波蘭首都華沙一路往東部前進,越接近烏克蘭,兩人亦有感於各城市間不一樣的氣氛轉變。沈粲家提到,最初在華沙進行採訪,或許是因為華沙已是難民遷移的旅程後半段,和家人、朋友順利會合,也找到可以居住的地點,所以民眾大多願意接受訪問,回答自身看法。然而接下來抵達盧布林(波蘭偏東部城市),街頭氛圍相對就比較緊繃,當地的警察、軍人其實不太願意讓他們進行採訪,認為這些事情會對民眾造成傷害和打擊,也怕當地難民中心的氣氛會崩潰,發生踰矩的行為。

沈粲家說,這種時候地陪以及熟悉當地、熟悉難民中心情形的翻譯便顯得相當重要,地陪和翻譯會帶著他們去認識一些人,並幫助放鬆受訪者的警戒心,使採訪較容易達成。

楊毅強調,訪問時都需要帶著同理心去問問題,不能讓受訪者感覺他們只是想去窺探隱私,或刺探戰爭下的悲慘故事。

生長在台灣,平時比較不會遇到跟戰爭、難民相關的議題,楊毅和沈粲家來到波蘭後心情顯得更為嚴肅沉重,尤其聽聞一些民眾的遭遇,看到他們臉上的表情,都發自內心感到難過與不捨。

在盧布林火車站看見無數難民聚在一起,或席地而坐,或相互擁抱,氣氛緊張,人人充滿警惕,這樣無助的景象讓當時的女翻譯都有些承受不住,不願再去替他們詢問是否有人願意接受採訪,沈粲家說,這是讓他記憶深刻的一段經驗,當下覺得非常無力。此外,看著烏克蘭難民大包小包徒步自邊界走出來,抱著孩子或推著嬰兒車,而且清一色是婦女、老人與幼童,當下的畫面也令他難以忘懷,坦言可能會一輩子都記得。

楊毅則表示,這趟旅程看到最多的是波蘭人對烏克蘭人的幫忙,比如開著車去接素昧平生的烏克蘭人暫住在自己家中,或提供食衣住行等生活上的協助,兩國民眾緊密的關係、團結的精神,以及採訪中大家釋放出的善意,是讓他最印象深刻的事情。而烏克蘭人即使家鄉遭戰火摧殘,在倉促逃難的過程中,各處的收容點卻依舊維持良好的秩序,男性亦自願留守國家參與戰爭,勇氣和決心也令他非常敬佩。

兩人預計停留三個星期左右,並積極和當地認識的人取得聯繫,尋求更多的管道及幫助,能持續往烏克蘭深入。他們表示,人身安全當然會是首要考量,因為有人才會有報導,越接近前線,情況就越瞬息萬變,需要依靠臨場反應,迅速做出判斷。

我有話要說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