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萬獨居老人 扶助面臨新挑戰

0
214
富民里的獨居老人經常會聚集在龍山寺門口(圖/張維亨攝)

記者/林璟彤、林莉、高子祺、王宇宸、張晉誠、黃冠勛

2021年5月15日台北市萬華區一名65歲李姓獨居婦人,快篩後確診染疫,但因為醫院床位不足,院方請她在家自行隔離,18日家人打電話聯繫不上,當晚報警處理緊急破門後,發現李婦已死亡;去年8月新北市新莊地區有一名70多歲婦人獨自在家死亡,數日後被其胞妹發現時,遺體已有明顯屍斑。調查顯示,這兩個縣市獨居老人數全台居冠,凸顯出老人獨居問題嚴重須受到重視。

據內政部111年資料統計,目前台灣有超過398萬戶為獨居老人及老老照顧的家庭,其中,65歲以上的長者,每五位就有一位獨居。依據衛福部列冊需關懷之獨居老人,2022年為4萬4593人,政府主動關懷的長者只占全台長者總人口數約7%。

成為獨居長者的原因眾多,包含未婚、主要照護者未同住等因素,再加隨著少子化與高齡化社會來臨,台灣的長者逐漸面臨無人照料的窘境,生理的老化加上獨居,心理容易產生焦慮、憤怒、消極等負面情緒,甚至容易罹患憂鬱症或失智症,若因行動不便而長期無法至戶外活動、社交,可能出現與外界溝通不良,而更加的自我封閉。

在台北市獨居長者比例最高的萬華區裡服務的富民里里長范添成提到,過去曾發生過一樁遺憾事件,有位獨居長者因長期獨居逐漸封閉自我,某天他察覺太久沒有看見這位長者的身影進,而去其家中探視,發現老人已離世多日,事後在整理遺物時發現他家中藏有現金40多萬,推測可能是政府所發放的補助金。

上述獨老問題,難以在短時間內得到改善,因此政府單位規劃的獨居長者長照體系,多有社工、志工針對每位個案以不同方式關懷,其中在第一線擔任志工的Sherry表示,有部分長者確實因為長期獨自一人生活,各方面都相當封閉,不善與人交往也不愛出門,對於這種情況僅能慢慢讓長者卸下心防。不過她也透露,其實有很多長者樂意接受志工的協助,在幫助下也逐漸的揮別陰霾,找出人生的新方向,活出不一樣的老年生活。

Sherry在機構中除做家訪外,也在機構內幫忙辦活動。邀請長者參與,以手作課程訓練活化大腦;學習現代科技,逐步讓長者走出家裡,與外界接觸。長者們都很願意學習新的東西,僅管對這些長者來說非常陌生,使用智慧型手機上網也不簡單,可是他們卻很努力。她說,看到這些長輩的學習心態,讓她佩服的同時也提醒自己,現在在求學階段對於學業與各方面的求知慾與學習力,要和這些長輩多加學習。

長輩拒絕協助 獨老服務體制未臻完善 

Sherry進入機構後,常隨著其他的夥伴到長者家探訪與,曾經協助過一位阿姨,因為家中光線不佳、地面有高低差等問題,整體來看現有居住環境對這位阿姨並不友善。他們嘗試說服阿姨去申請安裝回報安全的系統,個案卻覺得自己可以自理且擔心手續繁瑣怕麻煩而拒絕,多次協調不成,只得放棄。

Sherry說,在關懷協助的過程中,不少長者認為自己狀況良好還不需外界幫助,拒絕單位與團體的介入幫忙。面對這樣的情況也只能用別種方式進行溝通,例如以協助打掃與清潔他們的居住環境等等,然而如此一來長者就會認為志工只是來幫忙打掃,而不是因為長者的處境、狀況被認為是不安全、有風險才需要志工介入關懷。

另外,她也發現,一些長照與關懷體制下的不完善問題,像多數志工能陪伴到的獨居長者其實也都是已被政府認列為個案,經評估過後才會派社工或志工協助。在這個機制底下,其實還有處境更艱困的長者因無法自主申請無法取得適切與即時的協助。

就現況而言,台北是全台獨居長者最多的城市,也有著全台最完善的長照體制,獨立的長照的單位,但是只要這些獨居長者不出家門,除非有街訪、鄰居抑或里長幫忙通報,才有得到支援與關懷的一天。Sherry說:「在當志工的這段時間,雖然跟著機構照顧了很多獨居長者,不過還是知道有些長者可能因為不會申請獨居協助,或者因為某些程序沒有通過,不被政府所認列,而那些長者就無法得到志工的關壞。」這個情況,也讓她感到相當無力,因為這些角落的長者很難完全照顧到。

我有話要說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