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孟儒:慎選協作工具與存取設備有效提升競爭力

0
217
解孟儒曾以電影《返校》入圍第56屆金馬獎最佳剪輯;2020年再以《誰是被害者》入圍第55屆金鐘獎戲劇類節目剪輯獎及亞洲影藝創意大獎最佳剪輯;2021年以電影《緝魂》獲第58屆金馬獎最佳剪輯獎。(圖/主辦方提供。)

記者/葉香伶

2022 MeTec 影視尖端技術展18日邀請多位專家分享影視產製流程,去年以電影《緝魂》獲得第58屆金馬獎最佳剪輯獎的剪輯師解孟儒表示,現今的影音後製團隊必須擁有適當的存取設備,以及最具效率的多工協作方式,才能增加競爭力。

解孟儒強調,在自媒體與OTT興盛的世代,製片效率變得相當重要。以自媒體平台為例,頻道更新頻率經常和訂閱數及流量成正比,也會遇到時效性的問題,若製播上架的速度太慢,很有可能就會錯過時效性。台灣的影視作品也經常面臨製作太慢的問題,在和OTT平台合作時會比較吃虧。

解孟儒舉例,當初在製作台劇《誰是被害者》時,僅6集的劇集就花了半年時間在後製,雖然挑戰的是用電影規格去製作,但這樣的效率對NETFILX來說是不可思議的慢。後來再次合作製作《逆局》時,24集共花了11個月,對NETFILX來說也是勉強能接受的速度而已。同樣的時間在別國能拍出兩部戲,使得台灣競爭力相對薄弱。

在長期觀察之下,解孟儒表示,唯一加快後製效率的關鍵,是團隊在拍攝、製作、傳遞與備份中去選擇一個適當的存取設備,以及一個有效率的多功能協作方式,否則CPU的速度再快也無法快速製成。

我有話要說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