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文作家追奇:別人不能同理我們 那不是他們的錯

0
1474
擅於描寫人性和社會寫實的追奇,說起話率真自信,在文學路上一步步實踐理想。(圖/追奇提供、文/郭雅茵)

記者/郭雅茵

13歲時,崇拜且愛慕的老師將離開,留下了一封信給她,寫道「去追奇,但不要求怪。明白事理、有見地,就能奇了。」現在26歲的她,就以「追奇」為筆名出版了兩本詩、散文集,臉書至今累積了8.4萬粉絲,追奇二字也代表她生活的過程及追尋的目標。

追奇從小就喜歡寫作,甚至是在小時候和哥哥吵架時,還會寫個600字稿紙洩憤。而創立粉絲團是一個轉捩點,剛開始只希望作品被更多人看見,到了出版第一本書後,初衷衍伸出了一份責任,更希望讀者能透過她的文字,看到自己身處的社會還有其他傷痛及不平等,獨立思考後獲得力量,在各個領域發揮,讓社會有一點點的改變。

如果要選擇一個詞彙作為自己的風格象徵,追奇的回答是「真實」,這是她希望呈現給讀者的感覺。她說:「我們有股本能,很容易接受好的、幸福的事物,聽到負面、殘酷的事情時,反而會覺得不可思議、難以置信,但這些才是在生活中更需要被看見的。」

追奇的詩文題材常取自時事、社會議題,包括寫給鄭捷、給敘利亞孩童,以及寫出博愛座等議題。她表示,現今媒體的公正性已需要被質疑,因此她想盡量寫下那些真實,但過去她其實從不看新聞,認為那是大人看的,直到大學就讀公共行政系,看見許多與自己生活切身相關的案例,才驚覺自己竟如此漠不關心。「如果沒有讀公行系,我可能一輩子都在關心我自己。」追奇說。

擷取自追奇《這裡沒有光》收錄詩作〈天堂的孤兒——記鄭捷之死〉。
擷取自追奇《這裡沒有光》收錄詩作〈需要〉。

「與其把自己當作一個創作者,我更希望自己是一個自媒體。」追奇認為,一個平台若能有各種不同面向的內容,讀者也樂意針對事件提出見解,大眾會越來越接近那個事件本身最初的樣貌,她期許自己能成為這樣的媒介,而不單純只是個出書的作家。

追奇曾在書中自白自身的恐慌症狀,寫下5年前第一次發作的夜晚,嘗試求救卻不被理睬,最後獨自就醫的種種過程。後來,有一些讀者與她分享,原本不知道該怎麼面對、處理憂鬱和恐慌症,看過她的文章後便獲得了一些方向。

她說:「我們只能盡量做到去同理別人,但不能要求別人同理我們,有時那也不是他們的錯,因為個性、環境等因素,人與人之間難免存在無法跨越的阻隔。他們不是不願意同理,而是不能。」

追奇的詩多是憂傷且深沉的,但與追奇訪談的過程,記者對她的印象是率真又明亮的,說起話有條不紊,外表底下卻藏著一顆易感的心,還有善於觀察傷痛的眼光,而對寫作有著狂熱執著的她,居然還有個可愛的願望,她笑笑地說「希望我的詩能變成歌,而我也能唱出自己的詩!」想嘗試為歌曲填詞,也期望每天都能保持產出、每年出一本書。

我有話要說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