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台主持人傑尼、蓋瑞 用「親和力」與「好奇心」帶觀眾認識台灣
從地區街訪起家,擁有78.8萬的訂閱數的Youtube頻道「哈哈台」去年首次報名第四屆走鐘獎,就榮獲「訪到心坎獎」。頻道的第三代企劃兼主持人傑尼、蓋瑞,也從初出茅廬的生澀,到現在靠著自己的努力,透過「在地體驗」、「包包好亂好吃驚」等不同企劃,用年輕的角度探討地方和社會議題,讓不同世代、不同族群的人們有機會表達自己的想法,做出與前輩不一樣的風格。
拼出自己的人生軌跡 三立主播黃家緯: 人生太短,不應該把時間花在不喜歡的事上。
三立新聞台主播黃家緯說:「人生太短暫,不應該把大部分的時間花在不喜歡的事情上。」這句話也是他的人生哲學,因此在他32歲時,在新聞圈已有幾年經歷的他為了夢想,飛往美國考取機師執照,但正當他要進入航空業前,他卻意識到成為機師並非他真正嚮往的生活,環遊世界和深度採訪才是他內心所渴望,於是毅然決然地放棄機師高薪,重新回到新聞業。
從新聞圈到商業界 顧上鈞秉持人生哲理:「既然做 就要做到最好」
2018年顧上鈞剛步入新聞圈時,就因採訪顧立雄,不畏懼強權的態度而被人記住,2022環太軍演,他也代表TVBS前往現場直擊採訪,再次讓人留下深刻印象,如今離開媒體圈,轉換跑道擔任台灣連鎖加盟促進協會的副秘書長,他說,希望能拓展視野、開創更多可能。
街友導覽員賈西亞 用人生故事帶聽眾探索台北車站
在台北車站附近,假日時經常會看到一個人身邊圍著一群戴著耳機的聽眾,那正是街頭導覽員賈西亞,但不同於一般導覽員的是他曾經是街友,更將自己曾經在台北車站生活的故事融入導覽,帶大家認識不一樣的台北,也走進他特別的人生故事裡。
【街.續】穿梭城市大街小巷 外送員林裕綺的斜槓人生
在台灣各地的街頭,路上都隨時能看到載著不同顏色保溫箱的外送員,為了生計穿梭在各個角落,其中的一位外送員林裕錡原本只是在找工作時的過渡期而加入,現在卻成為他重要的兼職也開啟他斜槓攝影工作的機會。他說,很感謝這份工作,讓他可以在空閒期間還能有收入。
【街.續】行「丼」餐車老闆邱源和 堅持與態度換來成功
每逢用餐時段,人潮魚貫從辦公室大樓走出,開始湧入五股市區路上的餐車,「老闆我要一份日式燒肉丼」、「老闆我要親子丼」、「老闆我來一份日式牛肉丼!」顧客點餐聲絡繹不絕,朝著寫有「行丼」二字的餐車旁排隊等著取餐。老闆邱源和也不斷回應著「好,餐點都是現點現做喔」,並邊說明菜單記錄後邊專心地炒料,隨著肉和著醬油的香氣四溢撲鼻,引來更多路人聞香而來。
【街.續】塗鴉藝術家頌君 用噴漆彩繪讓街頭牆面煥然一新
午後的桃園,塗鴉藝術家「Song頌君」戴著防毒面具和手套,用噴漆代替畫筆,揮舞著右手在學校外牆隨興作畫。身旁不時有路人側目或駐足停留,好奇地看他在做什麼,然而他坐在工作梯上,早已全然忘我的沉浸在作品之中,就連衣服上沾到顏料也絲毫不在意。
《媽媽寶寶》總編輯葉怡君: 「人會往前,雜誌更應該往前」
《媽媽寶寶》總編輯葉怡君,翻開她先前的資歷皆在時尚雜誌,從柯夢波丹到儂儂再到ELLE,從採訪編輯到採訪主編再到資深採訪編輯。她甘願為了孩子離開了摸爬滾打十數載時尚雜誌,到《媽媽寶寶》後,將這本已出版數十載的雜誌,煥然一新。
臺灣漫畫基地產業經理張曉彤 守護漫畫創作
身為「臺灣漫畫基地」產業經理與《ccc創作集》客座編輯顧問的張曉彤,是臺灣漫畫產業主要的幕後推手之一。張曉彤花了很長的時間與漫畫家、業界溝通甚至到生病,但她說:「頭洗下去一定要做完,當決定要做完一件事時,我就一定不會放棄。」
廣告沒有標準答案 黃逸甫:不斷在工作中學習
「廣告最好玩的,就是沒有標準答案」聖洋科技執行長黃逸甫在採訪中一語點出他眼中廣告的魅力。他認為,在不同時空背景,不同品牌交付的任務,都要在當下選擇最適合的方式去做才會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