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標籤瘋打卡助秘境?阻美景?

標籤:瘋打卡助秘境?阻美景?

秘境瘋打卡 環境破壞誰來擔?

對許多人來說,每到一個景點在社群軟體上「拍照打卡」成為必做的事情,傳播越來越方便,速度也更快,出去玩不再需要依賴旅遊節目介紹,只要打開Facebook或是Instagram,就可以快速查到大量的景點照、食物照。但當景點越來越容易廣為人知,秘境不再是秘密,人潮的聚集究竟是為當地帶來更多的觀光效益,或是製造了更多的環境問題值得關切。

換位思考不盲從 身體力行GOGOGO

秘境打卡雖為各地隱密景點帶來人潮,卻未能為當地帶來實質的觀光效益,遊客若不具有公民道德的水準,任意踐踏植被及亂丟垃圾,更是會破壞秘境的生態,再者進入私人景點亦會帶來隱私權的問題,而公有景點也暗藏了許多公共安全的危機,要如何去解決這些問題,這些責任該由誰來負擔?

公共/私人秘境 管理方法大不同

隨著大量遊客因為秘境而到來,民眾隨意進入私有秘境是否造成當地民眾不便、公私有秘境又該如何維護,都是需要考量的問題。

生態保護危機 安全問題成疑慮

Instagram流行後,許多網紅前來拍照打卡,加上媒體報導讓秘境爆紅,但是其中安全正是一大疑慮。以宜蘭粉鳥林為例,近日發生遊客闖入不慎跌倒造成頭部重創死亡,而宜蘭縣海洋及漁業發展所表示,粉鳥林將延期至6月初才開放讓遊客進入。秘境尚未開放卻還是有遊客無視警示闖入,導致生態被破壞以人身安全問題。

來匆匆去匆匆 人潮錢潮未交鋒

近年來因為網路資訊的流通,引起廣大網友前往景點拍照打卡,大量的人潮或許帶來了許多的觀光商機,但相反地人潮也帶來了亂丟垃圾及破壞環境的疑慮。而僅是在景點周遭擺設攤販,是否真的有為當地帶來觀光效益,也是發人省思的問題。

社群打卡好炫耀 民眾素養很重要

透過Instagram打卡的行為,背後隱藏的動機與心態複雜,尤其是在秘境或是較為特殊的景點打卡,衝著前往「秘境」兩字旅遊打卡,會讓大家能夠營造與眾不同的感覺。但後續所造成的環境問題,學者指出,對於環境與人的公民素養,應從家庭與學校教育著手,也能透過媒體宣導民眾自律。

熱門文章